歐坎波:並非美元換成人民幣就萬事大吉
2014/08/06
![]() |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歐坎波 |
比利時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指出,依賴一國貨幣的國際貨幣系統在本質上是不穩定的。這是因為在該貨幣發行國和整個體系之間會發生利害關係的不一致,進而産生摩擦。特里芬的這一警告出現在50多年前,但最近正日趨帶有現實意義。在中國不斷崛起的背景下,美元支配地位的不穩定性正在加劇。但即便如此,也並非將美元換成人民幣就萬事大吉了。要解決問題,應該加強作為唯一純粹國際貨幣的IMF特別提款權(SDR)的作用。
在1970~1972年特別提款權首次被分配給各國之後,在大規模全球危機發生之際實施了3次一般分配。即1979~1981年、1997年、2009年。2009年分配了創歷史新高的2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利用特別提款權的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實際上,對於中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來説,這是能夠獲得國際貨幣好處的唯一手段。
1979年,IMF經濟學家雅克波拉克(Jacques Polak)提出了改革方案。其核心內容是將IMF業務全部改為採用特別提款權。此外作為追加措施,還考慮根據發展中國家的外匯需求,為加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作用,提高特別提款權對發展中國家的分配比率。
此外還可以考慮促進民間利用特別提款權。不過,這很可能會遭到美國等外匯儲備貨幣發行國的強烈反對。但如果將特別提款權定位為進行補充和保持穩定的工具,而非取代現有儲備貨幣,應該可以減輕這種反對。
正如布雷頓森林體系幫助第2次世界大戰後的全球經濟恢復了秩序,以真正國際貨幣為基礎的新貨幣框架或將有助於加強經濟和金融穩定。這樣一來,包括美國在內,所有國家都將從中獲得益處。
(C) Project Syndicate
歐坎波(Jose Antonio Ocampo):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曾擔任南美哥倫比亞政府財政部長、聯合國副總幹事等職。2012年成為世界銀行行長候選人。現年61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