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的執著?有克格勃的價值觀
2014/10/28
![]() |
9月10日,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左)在克里姆林宮與普丁交談 |
1990年,時任蘇聯總統高爾巴喬夫(83歲)接受東西德統一,東德併入了西德。高爾巴喬夫之所以對德國統一持理解態度,條件就是獲得了來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不向東歐擴張的承諾」。但蘇聯解體後,前華沙條約組織的國家一個接一個地加入了北約。當時處在情報收集最前線的普丁深感憂慮。「如果遭到背叛,俄羅斯在軍事上將陷入包圍圈」,成為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後,普丁曾這樣表達過對西方國家的警惕。
烏克蘭政變印證了普丁的擔憂。持續發動反政府遊行的親歐美派勢力與親俄羅斯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64歲)於2月21日就平息混亂局面達成共識。但是親歐美派勢力隨即撕毀了和解協議,並推翻了亞努科維奇政權。歐美承認了烏克蘭的新一屆政權。對此,普丁憤怒地表示「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隨後普丁立刻秘密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決定在俄裔居民眾多的克里米亞半島發起反擊。俄羅斯一邊對外否認軍事介入烏克蘭局勢,一邊將身著迷彩服並摘掉胸章的軍方特種部隊作為「當地的自衛團」派到克里米亞。在合併克里米亞成為既定事實的4月中旬,普丁在電視節目中承認「自衛團中有我們的軍人」。
從1990年代開始便了解普丁為人的俄羅斯中東研究所所長葉夫根尼·薩塔諾夫斯基(55歲)介紹,「克格勃重情義,將背叛視為最大罪惡的價值觀在普丁身上得到了體現」。
普丁的執著?2小時定停戰方案
普丁的執著?大棒加胡蘿蔔
普丁的執著④各個擊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