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普丁的真意是什麼?

2015/02/12


   普丁愛遲到,這是各國外交人士私下議論的話題之一。

 
  秋田浩之的其他文章

  美國中情局迎金融殺手掌門人

  中美博弈奔向太空

  2015,日本面臨三場「風暴」

  美軍亞洲指揮塔的日裔上將

  中美10小時和中日25分鐘的區別

  世行為何「逆天」支援中國?

  中國漁船蜂擁而至藏玄機?

  萊斯訪華或為中美密約

  中日是否迎來解凍的季節?

  中國在東海轉入持久戰

  中俄能友好多久?

  日本為何是東盟眼裏的重要國家

  歐巴馬和安倍的「借」與「還」

  中日韓美的邏輯

  習近平主席向歐美下「挑戰狀」

  中韓「共鬥」日本不是鐵板一塊

  美國高官「失言」引日本不安

  安倍外交捲入美俄博弈漩渦

  日美要對同盟進行「大手術」

  普丁「腳踏兩條船」?

  中日對立改變美國對日輿論?

  比如2014年的10月16日晚,普丁同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義大利舉行了會晤,由於普丁的日程而推遲4小時,結束時已是淩晨1點半。據稱普丁隨後前往老朋友、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家中拜訪,兩人一直暢聊到早上4點。

  再比如2013年11月普丁訪問南韓時也曾因與武術家交談而讓南韓總統朴槿惠等了半個小時。此外普丁還讓美國國務卿克里等過3個小時。

  也許這是普丁令對方焦躁進而動搖的一種交際技巧。不過2013年普丁會見羅馬教宗時遲到50分鐘的理由就很難用「談判技巧」來解釋了。

  熟悉俄羅斯內情的外交人士解釋稱,「權力集中於一身,一舉一動變得像沙皇一樣。什麼都由他自己決定,非常繁忙,很難安排好時間」。實際上在普丁辦公的克里姆林宮,「有時深夜開會,有時深夜約重要人物見面」。

  就是這樣的普丁,當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遭到歐美嚴厲制裁的時候,也沒有失去強硬。更令人擔憂的是他正在對日本採取像威脅一般的行動。

  日本政府的安全保障負責人指出,「俄羅斯軍隊在日本週邊的行動正變得十分頻繁」。俄羅斯軍機逼近日本領空,迫使日本自衛隊飛機緊急升空的次數正在增加。僅2014年4~12月期間類似事件就升至369起,是上年同期的1.5倍。

  雖然事發頻率與中國軍隊幾乎相同,但俄羅斯更具挑撥性。中國飛機接近日本主張的領空,在快到達時即會返回。而據稱俄羅斯飛機則多是擦著領空飛行,有時甚至繞日本1周。

  俄軍艦艇在日本近海出現,經過宗谷海峽等海域的次數也在增加。僅2014年特別明顯的事件就有19起,是2013年的1.5倍。

  普丁在想什麼?詢問日本政府人士及美國安全保障專家們之後,得到了兩種分析。其中一種説法便是牽制日本。

  程度雖不及歐美,但安倍政權同樣對俄羅斯施以制裁,並積極強化日美同盟。因此「牽制日本」的説法認為,這似乎是在給日本施加無言的壓力,讓日本不要再進一步追隨美國對俄羅斯的強硬政策。

  但是這種説法很難讓人信服。面對要求擴大制裁的美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未做出回應,反而「正在努力實現普丁總統年內訪日」(安倍身邊人士)。就算現在挑釁安倍,將日本推到美國一側,俄羅斯也得到不了多少好處。


  另一種見解認為,俄軍的主要目標在於美國。環繞日本飛行一週的俄軍飛機多為收集電波資訊的機型。據日本安全保障人士稱:「不僅是自衛隊,還偵測駐日美軍的信號,探查美軍的態度」。

 
  相關資訊與此種見解相符。2014年俄軍飛機相繼接近與美國結盟的歐洲各國的領空。截至2014年10月底,接近次數達到了2013的約3倍。同年9月,俄軍飛機甚至飛進美國和加拿大的防空識別區。

  因烏克蘭問題愈發陷入孤立的俄羅斯彷彿是一隻緊張的刺猬,背上的刺根根豎起。即便主要目標是美國,但日本也沒法置身事外。

  動用軍事力量擴大緊張氛圍的同時,普丁仍不忘在安倍生日當天打電話高喊友誼。「沙皇」的真正用意到底是什麼?有必要首先從2月12日的日俄副外長級磋商著手,探尋普丁的真實想法。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