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中國勢力掀起手機産業通縮

2015/02/17


  據美國調查公司IHS科技統計,2014年在中國市場上,小米的智慧手機供貨量佔到近15%,以微弱優勢領先於三星(第2位)。緊接其後的分別為聯想、蘋果、華為和酷派。從中不難看到中國國産手機企業的躍進,同時仍然面臨國外勢力緊追的一面。中國手機勢力其興也勃焉,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帶給國際産業鏈以翻天覆地的變化。日經中文網曾就此刊發過4篇連載,在此匯總,與讀者一同回顧。


 
  三星時隔9年出現減收減益,這給全球電子産業帶來了一場強烈的「三星衝擊」。三星的業績惡化與智慧手機市佔率的下降存在明確的聯動關係。讓三星陷入困境的並非美國蘋果,而是新興的中國企業……
 
   小米2014年目標是手機的供貨量不少於6000萬部。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銷售額將超過100億美元。創建僅5年的企業如果躋身「100億美元俱樂部」,這將是會名留世界工業史的壯舉……
 
   高通、夏普、鴻海和英業達,這是雷軍在發佈會上感謝的4家供應商。這一幕象徵了日本、美國和台灣企業與小米構建的「新的IT業金字塔」。坐在金字塔頂端的正是創建僅5年的小米……
 
   如果將手機市場比喻成體育比賽,三星是上半場上場擋住蘋果的對手。其優勢是自主生産半導體和液晶面板等「武器」。然而半路殺出了小米。世界一流的教練坐在台灣製造的教練椅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