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單戀」夏普為哪般
2015/04/02
「曖昧」的夏普和不斷「示愛」的鴻海
鴻海負責媒體及宣傳的部門表示考慮提出包括出資在內的經營支援方案。關於出資條件,鴻海方面表示關鍵在於能否參與夏普的經營。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接受部分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希望與夏普和主要交易銀行討論相關事宜。
![]() |
在2012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強調力爭向夏普總公司注資 |
鴻海與夏普的注資談判被台灣媒體稱作「鴻夏戀」。面對態度曖昧的夏普,為何鴻海多年來一直未放棄「示愛」?台灣大型調查公司的分析師分析認為鴻海現在應該十分渴望獲得夏普的技術。
解開這一疑問的線索就在台灣南部的高雄市。鴻海2014年11月宣佈將在集團旗下液晶面板企業群創光電位於高雄市的工廠用地內建設智慧手機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工廠。將與群創最多共同出資1000億台幣,力爭2016年投産,目標是面向美國蘋果的「iPhone」供貨。
![]() |
宣佈在高雄市建設中小尺寸液晶面板計劃的鴻海集團的高管(2014年11月,高雄市,鴻海精密工業提供) |
位於高雄是的新工廠將引進被稱為「第6代」的「低溫多晶矽(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技術。該技術採用大型玻璃基板(比上一代尺寸大)、且面板可顯示高精細圖像。鴻海和群創雖然都擁有LTPS技術,但業內相關人士一致認為,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到2016年品質上將很難再滿足蘋果所要求的標準」。一方面,夏普則在LTPS領域擁有全球最高水準的技術,台灣一位分析師表示:「鴻海期待夏普為其高雄市的工廠提供技術支援」。
合作存在諸多障礙
鴻海希望推進滿足從零部件到組裝等廣泛領域的需求的「垂直整合戰略」。而其中的一大目標就是在利潤空間較大的液晶面板領域,向全球知名智慧手機品牌iPhone恢復供貨。
鴻海2012年曾計劃在中國四川成都建設中小型液晶面板工廠。夏普最初也討論向這一成都市的工廠提供技術。不過,作為合資夥伴的成都市政府似乎已經取消投資。因此,計劃中止的可能性較高。也有觀點認為,中國大陸政府計劃最優先培養發展本國液晶面板廠商,成都市在此授意下最終不得不取消與鴻海合作。鴻海還計劃在中國河南鄭州建同樣的工廠,但似乎也不順利。因此有分析認為,鴻海最終選擇在台灣高雄建工廠。
![]() |
不過,目前仍然存在諸多障礙。關於向夏普總公司出資,夏普廣報部表示:「要以(2012年達成一致的夏普股價)每股550日元為前提」,不同意更改條件。
品牌和技術實力較強的夏普與擅長批量生産和拓展銷路的鴻海合作被認為是「天作之合」。不過,在股份收購價格方面,兩家企業還存在很大分歧。對於郭台銘既然拿錢就要説話的經營哲學,夏普方面似乎擔心「公司可能會陷入任由其擺布的情況」。
曾任職夏普、現任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教授的中田行彥執筆的《夏普液晶戰敗的教訓》一書中,提到了鴻海日本子公司富士康日本技研社長矢野耕三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的內容。關於鴻海對夏普的姿態,矢野表示:「郭台銘仍在對夏普單相思。郭台銘在會議上表示,‘夏普是(我們的)老師,要以這樣的心態來對待’」。
鴻海的「單戀」被夏普接受的那一天究竟會來臨嗎?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台北支局 山下和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