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日企的中國「小皇帝」
2012/04/17
![]() |
這名高管解釋説「這是因為日本的家庭生活成本要比中國高好幾倍」。中國員工只回了句「是這麼回事兒啊」,就沒有繼續追問,但不管説話口吻還是表情,都顯出很不相信的樣子。
比較對象是高管工資
這家工廠的員工月收入超過3000元,是廣州市最低工資標準1300元的2倍以上。工廠也願意提供比周邊其他工廠較高的待遇。不過,「當發現員工比較的對象竟然是自己時,不由得感到脊背發冷」。
目前,中國工廠員工的主要人員已經是「80後」和「90後」計劃生育政策下出生的年輕人。加施德諮詢廣州分公司總經理前川晃廣説「最好把這代人看做是與以前工人完全不同的人」。
這代人開始懂事的時候,中國已經處在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高增長期。前川晃廣説他們「與經歷過貧窮和艱苦,只要有工作做就倍感幸福的上一代人不同,他們的眼中只有繁榮的中國」。在計劃生育政策下,受到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對受到歧視以及收入差距的存在非常敏感。
這些問題在日本廣泛受到關注是由於2010年5月廣東省佛山市的本田的一家工廠爆發的罷工。這次罷工令日本企業切身感受到在中國進行勞務管理的困難,而罷工的起因則是收入差距問題。員工對於工資低於整車工廠非常不滿,要求把工資提高至相同水準。
資訊的武器
由於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中國年輕人擁有上一代人難以比擬的資訊優勢。因與其他工廠的收入存在差而由引發的罷工此起彼伏。
「無恥日企欺壓中國員工」、「不補償就不復工」,在去年12月廣東省深圳的日立製作所硬碟驅動裝置(HDD)零件工廠爆發的罷工中,條幅上充滿著過激語言。
![]() |
2010年廣東佛山一工廠罷工的工人 |
今年1月14日,深圳的松下電子零件工廠爆發的罷工也同樣。該工廠原本是三洋電機的工廠,但員工們在發現員工證標出現變化之後才得知三洋已經被松下收購,因此工人們湧上大道,要求工廠支付「補償」。工人們稱「三洋其他馬達工廠被收購時曾經支付過補償」。
罷工的矛頭不僅指向日本企業。香港企業黛麗斯集團的深圳市工廠,去年11月由於員工不滿加班過多和管理人員言語不當,也發生了罷工。據當地報紙《新快報》報道,罷工的起因是一名女管理人員謾罵工人,稱「從房頂跳下來摔死你!」等等。年輕的工人們對管理人員的語言和粗暴行為非常敏感。
跳樓的威脅
在與本田發生罷工幾乎同時的2010年5月,富士康中國工廠發生的員工接連跳樓自殺事件成為社會話題。
富士康在湖北省武漢市的工廠,今年1月4日超過100名員工威脅説要跳樓,令該公司和當地政府驚慌不已。工人們進行抗議的理由是公司沒有履行工資待遇方面的承諾。
在該事件發生之後的1月15日,富士康母公司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與台北市動物園園長進行對話時稱,「人類也是動物,富土康管理層可以向動物園園長學習管理經驗!」隨即被眾多中國媒體以「將員工比作動物」進行了大量報道。
由於擔心激怒中國員工,令工人們大爆發。5天後鴻海發出澄清聲明,稱發言是針對全人類的比喻,並非針對特定集團,絕對沒有貶低員工的意圖。100多萬員工的管理問題如今也是令鴻海頭痛的課題。
現在的年輕工人變得很容易發洩不滿。而通過網際網路和電視傳播的資訊量的擴大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他工廠的待遇和罷工「戰果」等等資訊可以容易獲得。
在深圳擔任經營顧問的久保田昭夫指出,「在電視廣告中,高檔車和房地産資訊撲面而來也是加劇不滿情緒的原因」。隨著富裕階層的急劇擴大,超過30萬元的高檔車和每平方米動輒數萬元的高檔住宅的宣傳有所增加。雖説工資正在持續上漲,但對普通工人來説,汽車和住房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外企負責人欠缺管理經驗
![]() |
在湖北省武漢市職業介紹所門前瀏覽招聘資訊的年輕人 |
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僅僅是「世界工廠」,隨著收入的增長,也已經成為「世界市場」。工人的氣質發生改變理所當然。外企重新審視勞務管理與員工之間交流的時代已經來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