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味日本(1)和食與自然
2015/11/02
![]() |
作者清絢 |
尊重自然的和食
自古以來,日本人就與嚴酷而豐富的自然環境共存。變換的四季和不同的水土使日本飲食文化變得多姿多彩,但其最大的特點是「尊重自然」的精神。日本四季分明,同時擁有充沛而清涼的水。在日本,人們敬畏自然、接近自然、對大自然的饋贈心存感激,而並非征服自然。人們從自然之中感覺到神靈的存在,日本各地時常會舉行向自然祈求農業和漁業豐收的儀式和祭祀。
日本的自然孕育了種類繁多的蔬菜和魚類等食物。正因為尊重自然,和食講究重視食材的季節感,為發揮食材的特色,採用各種烹調方式,細緻品嚐「應季」食材的極致之味。日本人在近代以前很少食用肉類,因此「和食」主要為蔬菜和魚,注重發揮湯汁的鮮味,形成了健康的飲食文化。
將人們聯繫到一起的和食
對於人類來説,飲食不僅單純地為了維繫生命,還承擔著將家人和地域聯繫在一起的重要作用。日本人在每年舉行節慶活動、祭祀和冠婚葬祭(即「成人禮」、「婚禮」、「葬禮」和「祭祖」)之時,家人、親戚和鄉親們會聚在一起,一邊感謝神靈佛祖和先祖,一邊一起就餐。這種共餐的習慣成為以食物為媒介的重要交流機會。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人們加深了彼此的關係,提高了共同體意識。有時還會相互分享食用供品,這進一步加深了整個地區的「羈絆」。
日本在「喜慶之日」吃的節慶菜還蘊含了健康長壽和子孫昌盛等美好祝願。將這一習慣體現得淋漓盡致的當屬日本的過年菜了。為了在新的一年裏仍能勤勤懇懇、保持健康,人們會吃煮黑豆。為祈求多子多孫會吃鯡魚子(日語為「數の子」)。
充滿個性的地方飲食文化
南北方向狹長的日本列島擁有多樣化的自然環境和氣候,孕育出具有各地水土特色的飲食文化。
![]() |
從下次開始,我想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日本的地方菜和節慶菜。希望大家能一邊感受此次介紹的和食特徵在各地區如何體現出來,一邊心情愉悅地閱讀我的文章。
<作者簡介>清絢:
飲食文化研究者。日本京都光華女子大學真宗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和食文化國民會議調查研究會幹事。
1981年生於大阪。本科畢業於上智大學文學系歷史學專業,在大谷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佛教文化專業完成碩士課程。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進行有關地方菜和地方飲食文化的實地考察。關注節慶活動中誕生的日本地方菜以及日本人的共餐習慣,正在對「佛教活動中的共餐飲食文化」進行專門研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