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跑官」運動
2012/03/12
![]() |
紐約聯合國本部 (共同社) |
「不管是等級多麼低的職位,都想要。這種執著的勁頭真了不得」,令一位聯合國高官咂舌不已的是俄羅斯、西班牙和南韓展開的「跑官」攻勢。信件、電話、有時甚至由大使親自出面挨個拜訪聯合國高官。
聯合國的這位高官説「積極推薦本國職員到聯合國任職的國家在增加」。最近的特徵是各國推薦的候選人的級別越來越高。擔任過部長的候選人已佔大多數。尤其是在北歐,部長級官員成為聯合國高官的情況非常普遍,這已經成為政治家的「跳槽黃金線路」。
「UN Women」是2011年1月正式開始運作的最年輕的聯合國機構。首任主任米歇爾·巴切萊特是智利前總統。官銜、實際經驗和外語能力,最近的重量級候選人的基本特徵是三點俱全。巴切萊特甚至可以用英語進行激烈的爭論。
(注)排名按分擔比例排列。官員人數為截至2011年6月末的數據
|
希望能增加高官人數的日本對此非常頭疼,嘆息「候選人級別竟然升得這麼高啊」。有時,以官僚出身者為主的日本候選人無法與其他國家三點俱全的重量級候選人爭鋒。日本駐聯合國大使西田恒夫表示,「行情上漲到相當高的水準。國際社會和日本的「標準」相差太遠。所有國家都在爭取,僅僅打聲招呼根本不起什麼作用」。
當然,也有可以借鑒的人物。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天野之彌(元日本外務省官員)和國際海事組織(IMO)總幹事關水康司(原日本運輸省官員)。兩每人平均是首個擔任該職務的日本人。
但是,環顧聯合國的總體情況,日本人職員數每況愈下的趨勢非常明顯。如果將2011年的職員人數與5年前進行比較,就會發現聯合國官員人數總體增長了13%,其中日本為121人,僅增長10%。而中國則增長了60%,達到96人,已接近日本,而南韓則增長了66%。
聯合國的官員職位共有797個。其中,居聯合國費用分攤比例全球第1位(分攤比例22%)的美國人官員有39人。法國和德國各18人,英國17人,俄羅斯16人。
日本在聯合國費用分攤比例上居全球第2位(12.5%),每年向聯合國支付2億9600萬美元,但日本人官員只有11名。這一數字與居費用分攤比例第8位(3.1%),每年支付7500萬美元的中國相同。 日本官員們都嘆息説「支付這麼多會費,而官員人數這麼少的國家只有日本」。
在聯合國中有沒有本國的官員大不一樣。例如,潘基文的演説滲透著美國的想法。因為在數名寫手中,首席演講撰稿人是原為記者的美國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組織運營模式被稱為英國式個人主義,是因為其前身的多邊貿易談判首任總幹事是英國人。各個國家都在聯合國人事變動的季節蠢蠢欲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