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賓士看美國的貧富差距

2012/03/16


日經新聞美洲總局 杉本貴司:寶馬和豐田「雷克薩斯」等高檔車銷售商雲集在美國哈德森河附近曼哈頓西側11號街區一角。而最近幾天,前來購買售價在4~5萬美元以上高檔車的客戶紛至遝來,這裡也隨之變得熱鬧起來,金融危機的打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似乎消退。

     在這樣的高檔車街區,德國戴姆勒旗下高檔車品牌「梅賽德斯·賓士」於去年6月開工建設了總投資達3億美元的大型專賣店。該專賣店在佈局方面設計了擁有80多座保養車位和可容納300輛待銷汽車的地下車庫,彰顯了戴姆勒希望開拓紐約名流階層市場的強烈意志。該公司北美公關負責人TiAn對良好開局非常滿意,稱「每月一般都能銷售300輛,我們目前的課題是在交車方面減少客戶等待的時間」。

     在明顯復甦的美國新車銷售中,高檔車的異軍突起非常突出。從2月同比增長業績來看,增長達5成的捷豹一馬當先,而寶馬、賓士、奧迪、瑪莎拉蒂以及賓利等主要品牌也全部實現了2位數的增長。豐田整體增長12.4%,但如果單獨觀察雷克薩斯則是增長58.8%。

     不僅是汽車,美國高檔皮具品牌Coach也保持了良好勢頭,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路·法蘭克福表示,「在北美市場,年底商戰銷售強勁,配飾市佔率有所提高」。該公司股票3月14日收盤價為78.77美元,較年初上漲了31%。此外,美國珠寶飾品巨頭第凡內的股價雖然自去年起出現了劇烈震盪,但最近數月也出現了持續反彈。

     美國零售業在去年年底商戰也顯示出意味深長。在去年11月~今年1月的結算中,在零售業居第1位的沃爾瑪和居第2位的塔吉特百貨公司均出現了盈利下降。擁有美國西爾斯公司和K-Mart這兩家超市的西爾斯控股則出現赤字。

     與此相對,高級百貨店薩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貨店的盈利則增長了48%,而梅西百貨公司的純利潤也增長了12%。兩家公司的股價與年底商戰開始打響的去年11月25日相比,薩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貨店上漲29%,梅西百貨公司則上漲了36%。零售業的不同命運也反映出美國中産階層正在縮小,與富裕階層的消費差異越來越大。

     筆者曾經在高檔車街區盡頭看到一塊有意思的招牌,上面寫著「HEY 99%'ERS OCCUPY US」,蘊含的意思是説佔據美國人口99%的平民快來佔領這裡。這是宣傳每月租金最低只有29美元的低價貨物倉庫的廣告,而目標瞄準的是聚集于華爾街對「1%富裕階層」進行抗議的「99%的平民」。這句廣告詞也反映著美國的兩級分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