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大銀行解體
2012/04/01
![]() |
紐約的花旗銀行總部 |
作者既不是「佔領華爾街」的參與者也並非學者,而是美國聯邦準備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該行在年度報告中就這一點做了重點闡述。
報告稱「規模巨大倒不下」的巨型銀行一旦破産,將威脅到經濟穩定。但這些銀行擁有龐大資金和律師的精良武裝一意孤行。因此「分解成小單位是最佳的良方」。
在政策方向未定之際,美國的銀行股票不斷上漲。與擔心受到歐洲金融危機牽連而暴跌的去年有著天壤之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美國銀行股,從年初開始,股價已經漲了6成多。因為強化海外業務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美國的銀行股票回暖勢頭明顯。
當然有觀點認為這過於樂觀。專業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和調查的投資銀行Keefe, Bruyette & Woods(KBW)就認為「美國的銀行股票的暴漲只是一種氣氛。沒有數字依據」。
股價預測準確率位居前列的KBW通過一張圖表解釋了銀行股票上漲的原因。縱軸是去年全年的下跌幅度。橫軸是從年初開始的上漲率。從圖中來看,去年跌幅越大的銀行,從年初開始的上漲率越大,而且出現了下跌部分基本恢復的模式。
分析師認為「這只是在歐洲金融危機時為迴避風險而拋售,隨著冒險慾望的恢復而購買」。包括貸款金額稍有回升在內,雖然有利多現象出現,但隨著住宅行情的低迷和強化政策伴隨的高風險交易的縮小,目前尚且沒有收益全面恢復的跡象。
有沒有解決方法?KBW首席營運官(COO)米肖説:「在收入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利潤只能依靠壓縮成本。在今後重組有可能接連不斷」。米肖還指出對於削減成本,以業務為單位進行整合是有效措施。按照米肖的推測,「按照業務拆分成小型銀行的重組可能會在今後展開」。
或許不用等政府施加壓力,巨型銀行自行解體的日子就會到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