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歷書——謝國民(13)從家業向企業轉型

2016/07/19


       公司越做越大。我意識到卜蜂集團已到了從家業向企業轉型的時候。我決定從外面邀請專業人才替代家族經營。外行經營企業,遲早會跟不上事業的發展。

       我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免家族矛盾殃及事業。儘管父親輩的兄弟和我們這輩的兄弟齊心協力把公司做大,可父親還是擔心會有家庭內部矛盾。父親要求兒子們結婚後都搬出去獨立生活,不准留在家。

       父親説:「不管兄弟之間多麼和睦,只要媳婦進家門,就會因為妻兒的瑣事相互拌嘴。」

1950~60年代正大集團的總部現在是倉庫
       華人華僑企業中有很多第2代、第3代還在直接參與家族經營。其中不少是因為家族反目而倒閉。我決心遠離家族經營。我對參與公司業務的姐姐們説:「我給你們比現在工作更好的待遇,你們去好好享受人生吧。」我讓她們離開了公司。

       令我為難的是大嫂。大嫂人很好,很無私。大哥創辦飼料業務後,大嫂一直負責管賬。她想繼續留在大哥的公司裏幫忙。我很不忍心讓大嫂放手,但為了公司,我狠下心來。

       我勸大嫂説:「不管你怎樣犧牲自己,為公司奉獻,別人還是會對你産生懷疑,因為你是董事長夫人。」就這樣,我一一説服家人退出經營,換上新來的年輕專業人才。

       我還制定了一條原則,不准家族子弟進入公司的核心業務農牧行業。這當然也包括我的兒子。公司業務順利發展,是因為有一個非常好的團隊。家族子弟進去後,做得再好,也不會受到大家的認可。

        家族子弟進公司之前,公司團隊已經把事業做得很成功了。如果讓家族子弟進去當老闆,會讓大家覺得失去升職機會感到沒有前途。不但一流人才會離開公司,一層一層接班的團隊經營模式也會崩潰。

       我沒有學過經濟學,但從實踐中我悟出了資本和經營應該分開的道理。經營者用專業知識為企業創造利潤,股東則應好好享受利益。不能讓股東參與經營,否則只會造成混亂、降低效率。

        我讓家族成員做股東,自己專心經營企業。股東的待遇很優越,沒有人對我提出不滿。我沒有獨佔公司股份,作為經營者,我雖然比任何人都做得辛苦,但只要有工資和獎金就滿足了。倘若把股份全部佔為己有,不但會被哥哥們嫌棄,也會遭到社會的唾棄。

        1969年我30歲的時候,大哥任命我擔任總裁。卜蜂集團從家業蛻變成由一個專業人才經營的企業,我也完成了家族事業的繼承。我們兄弟之間從那以後關係一直良好,現在大家見了面仍然像朋友一樣交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