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章男的豐田復活之路

2012/04/23


       在美國深陷召回門、遭遇東日本大地震、泰國洪水襲來……,就任以來,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的面前,試煉接踵而來。雖然暫時渡過了難關,但並不意味著豐田章男重新找回了那個曾令全球汽車廠商聞之色變的「強大豐田」。到今年6月,豐田章男社長的時代將進入第4個年頭,他能否讓豐田重現昔日輝煌?

   好車的感覺
       
       最近,YouTube上的1段視頻引起熱議,眾口一詞,「這肯定是Morizou做的漂移」。視頻上,一名身穿紅色比賽服的男士一邊不停地換擋,一邊猛打方向盤。有時是在未鋪裝道路上漂移,身後揚起一路塵埃;有時又拖著雪煙,在冰凍的路面上滑行。喜歡汽車的人大概都知道,這位名叫「Morizou」的車手就是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

2012年 豐田章男走入關鍵的一年
     豐田章男駕駛的是豐田4月6日上市的「86」樣車。這是豐田章男下大力氣開發出來的新型FR(後輪驅動)車。「不試一下就説不出妙處」,豐田親自上陣,試駕了這款豐田多年未推出的跑車,並在網際網路上公開了試駕情形。豐田章男持有國際賽車駕照,並參加過車賽。豐田章男表示,「雖然有人説我是愛好,但我覺得為了造好車,這是必要的。」

      以往開發新款車時,負責研發的工程師要讓眾多董事的多次審查合格後新車才能上市。但在開發「86」時,就沒有這樣的程式。豐田章男自己坐進試製車,握著方向盤與工程師進行交流。「這個地方不錯,但這裡不行」,「你説的好車什麼樣?我覺得應該是這樣」。跟社長直接對話過的工程師們頓覺幹勁十足。

      豐田章男運用多年來學到的駕車技巧和在設計上的審美眼光,開始全面參與到提高商品力的過程中。雖然做出來的車並不壞,但缺乏突出特色的豐田車曾被諷刺為「80分主義」。豐田章男開始找到了感覺,稱「漸漸作出了獨具設計和性能特色的好車」。「86」款型自開始接受訂單以來,僅1個月就售出約7000台,達到了月銷售目標的7倍。

      
          豐田的小型混合動力車「Aqua」也極有人氣,産品相關的喜人消息多起來。但僅僅這些還決不能盲目樂觀。

       一名豐田原高管評價豐田章男統率的豐田的現狀時説,「因接連遭遇召回和地震,豐田內部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暫時渡過了危機。但是,由於不得不忙著應對危機,失去了加快推進進攻戰略的從容。」

    結構改革滯後

       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上,無法否認豐田在銷售方面落於人後。2011年豐田的乘用車銷售份額約為7%。排在德國福斯(VW)、美國通用汽車(GM)及南韓現代汽車之後,位列第4。日産汽車新建工廠加速提高産能等其他競爭對手也都在加強攻勢。

       這位原豐田高管擔憂地説,「構建能抵禦日元升值的生産體制等結構改革一直被推遲。擔心將來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會擴大」。

      當然,豐田章男本人也非常清楚面臨的嚴峻環境。他已經著手採取措施讓「強大的豐田」重新站起來。
 
      豐田汽車有一個在公司內部都鮮為人知的會議。名為「戰略副社長會」。這個會議是豐田章男發起的。核心成員是豐田章男本人和5名副社長。會議對營業、技術開發、生産以及財務等各個領域的具體戰略進行討論。理所當然應該有一個高管聚在一起進行討論的平臺,但豐田章男擔心豐田汽車的這種功能已很弱。

      豐田汽車原來就有被稱為「副社長會」的會議。豐田章男之父、名譽會長豐田章一郎以及會長張富士夫等歷代領軍人物都會露面。雖然這個會議可以説是事實上的決策機構,但由現任管理層對事先定下來的議題作報告獲得批准的形式主義色彩濃厚。

       而「戰略副社長會」則是豐田章男與副社長們一道深入磋商新戰略等議題的平臺。在會議上,豐田章男呼籲「一定能找到讓各部門都能實現增長的豐田之路」,要求副社長們全面檢點豐田內部潛藏的問題。

      「今後每年要削減3000億日元的經費」,豐田汽車財務負責人小澤哲如是説。而採購負責人佐佐木真一則寸步不讓,「零部件採購成本要降低3~4成」。……經過激烈的對陣,各部門存在的問題一個個暴露,然後每位副社長公佈具體數字目標。

   重返昔日豐田

      豐田汽車必須重新回歸——在創建「戰略副社長會」的背景裏,有著豐田章男強烈的危機感。 
  
2009年1月的社長內定會見上的豐田章男(中央)
        在這種危機感的推動下,豐田章男展開高層外交,陸續敲定大型合作。豐田曾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自家産品所用的技術要由公司內部工程師來開發,部件等也要關聯公司和集團企業採購。但回顧過去一年就可以發現,豐田汽車從德國BMW採購柴油引擎,利用美國微軟公司網路平臺,在與競爭力密切相關的重要領域也加快了擺脫自給自足主義的步伐。為了造出好車,就要重視速度,公司外部的資源也可以大膽採用——這就是豐田章男的思路。

      此外,在新車設計和零部件採購方面,豐田汽車4月9日開始啟動「豐田新全球架構(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 TNGA)」。豐田汽車生産的約5成車將集中使用3種通用平臺。車身骨架等從外部看不到的部分不設禁區實行通用化,大膽削減成本。豐田章男斷言這是「聰明造車的解決方案」。

      豐田章男於2009年6月就任社長。而豐田汽車在2008年超過GM,躍居全球銷售份額首位。但雷曼危機使得日美歐的汽車市場急劇縮小,2008財年,二戰後豐田汽車首次出現營業虧損。豐田前社長渡邊捷昭曾稱豐田「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背負作為全球30萬員工「旗幟」的重任,時隔14年,豐田的創業家族重新回到領軍地位。

     此時,豐田章男切實感受到由於過度追求世界第一寶座,豐田汽車在不知不覺患上了「數量至上主義」之病。輕視盈利的銷售方式蔓延,産能開始過剩,成本削減的優先等級下降,技術開發也變得越來越只重眼前。豐田章男認為,問題的本質在於一味追求擴大規模導致迅速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下降。他表示,「要避免産能的急劇擴大和減少,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

   利潤可能突破1萬億日元

      就在豐田章男著手對過度拉長的戰線進行調整之時,2009年秋季起豐田汽車在美國遭遇了大規模召回門。豐田章男親自出席美國議會組織的聽證會等疲於應付,甚至出現了在美國工廠員工面前禁不住落淚的一幕。技術實力和盈利能力曾經淩駕於競爭對手之上的豐田在經營上大幅動盪。之後,東日本大地震、泰國洪水又接連襲來。

     豐田章男統帥豐田即將進入第4個年頭。眼下,豐田汽車似乎暫時擺脫了危機,回到日常中,今年將成為豐田汽車在真正意義上一決成敗的年頭。
    
       「今年您最希望的是什麼?」。今年年初,豐田章男在回答記者的這個問題時,説「最好是什麼都不發生」。3年來,豐田汽車都是在苦難中度過,但豐田章男問心無愧地説「在苦難不斷中也做了該做的事情」。從微妙的用詞中可以看出他的自信在一點點增加。

      豐田汽車2011財年的營業利潤預測為2700億日元,但有分析説如果沒有匯率大幅變動和地震等特殊因素,本能盈利5400億日元,通過不斷降低成本,豐田汽車有能力使2012財年的營業利潤增至8400億日元。還有分析師預測稱,豐田汽車的營業利潤將突破1萬億日元大關。2012年整個豐田集團的全球銷售計劃為958萬輛(含大發工業和日野汽車),將創歷史新高。雖然步伐依然緩慢,但豐田汽車的體力看起來在穩步增強。

      豐田章男説「誰將取代GM成為汽車産業的盟主還不得而知。排在前面的5,6家大企業互不相讓的競爭時代將到來」,告誡員工不能放鬆。豐田章男能否以危機感為助力,帶領豐田走上真正的復活之路?豐田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西岡貴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