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賽場上的美國企業
2012/04/27
![]() |
在蘋果財報公佈前,分析師的注意力移向了美國市場iPhone增長放緩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銷售的急劇增長讓市場大吃一驚。蘋果的品牌號召力在中國仍然舉足輕重。在中國龐大的新興中間階層的支撐下,蘋果的增長空間依然巨大。
分析師接二連三提高蘋果股票的目標股價,蘋果股票迎來了大量買盤。這個總市值約為5700億美元全球最貴的股票僅1個交易日就上漲了8%。就職於華爾街的日本金融相關人士感慨地表示,「彷彿看到了日本經濟泡沫期鋼鐵股就像小盤股一樣飆升的那種‘鋼鐵起舞’的景象」。
與蘋果相反,建築機械巨頭卡特彼勒則逆市走低。該公司同一天公佈的財報顯示1~3月份凈利潤增長29%。雖然一如往昔業績好得無可挑剔,但股價卻暴跌4.6%。在構成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30隻股票中,創最大跌幅。
卡特彼勒首席執行官(CEO)道格·奧伯黑爾曼在財報中的一句「中國和巴西經濟在放緩」成了股價下跌的導火線。雖然沒分國別公佈銷售額,但有觀點認為卡特彼勒3月中國的銷售急劇放緩。雖然總體銷售額僅差一點就達到了市場預期,但曾經的盈利來源「新興經濟體的增長放緩風險」已經開始隱現。
道格·奧伯黑爾曼的觀點是,「中國在良好地控制著通貨膨脹」,如今中國正迎來有助於控制經濟過熱的平穩放緩局面,無需過度擔心。但是,由於卡特彼勒被認為是中國相關股票的代表,投資者無法不對中國因素反應敏感。
美國主要企業的1~3月財報將進入集中公佈期。即使同為代表美國的「成功一族」的企業,其股價走勢也大相逕庭。雖然容易被超出市場預期的美國企業的強韌掩目,但從微觀視點觀察就可以發現資金已經開始了嚴格甄選。
(日經新聞美洲總局 川上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