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顛覆「中國製造」常識?
2012/05/04
![]() |
中國鰻魚批發價格超過日本鰻魚
日本鰻魚行情自去年以來出現了上漲。鰻魚魚苗要在12月~4月期間投放魚池,經過養殖之後方可上市。由於受到過度捕撈和環境變化影響,近年來鰻魚苗捕撈量正明顯減少。
日本人食用的鰻魚除了日本産鰻魚之外,還包括中國大陸産和台灣産鰻魚。今年這3個主要産地在4月中旬前完成入池的鰻魚苗合計數量較去年減少了4成。夏季是日本的鰻魚消費旺季,由於供應短缺預期有所加強,因此鰻魚行情已經上漲至前所未有的高水準。
當前在日本進口活鰻魚批發價已經漲至1年前的2倍以上。日本産鰻魚每千克在5500日元(約合人民幣430元)左右,而中國大陸産和台灣産鰻魚則在6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69元)左右。以前日本産鰻魚要比進口鰻魚貴500日元以上,但去年年底則出現了逆轉。
中國鰻魚品質超過日本鰻魚
鰻魚貿易不進行競價交易,而是養殖業者參考當前的需求與供給環境等因素來決定出貨價格。在去年年底得知日本鰻魚苗捕撈量減少以來,中國大陸和台灣的鰻魚養殖業者多次上調了出貨價格。一家日本批發稱「開始的時候還根據鰻魚大小等因素價格有漲跌,但在數周之後,甚至有業者提出所有種類都上漲200日元」。
價格逆轉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大陸和台灣養殖業者看好後市,能夠接受海外産鰻魚價格高於日本産鰻魚現實的相關人士也在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日本最大的水産批發市場東京築地的一家鰻魚批發商説:「總體來看,中國大陸産和台灣産鰻魚與日本産鰻魚相比,品質更加優良」。這種觀點在業內據説已經不是少數派了。
這一觀點的根據在於養殖方法。日本的主流養殖方法是利用高密度的塑膠大棚,將鰻魚生長週期最多縮短至6個月左右,但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主要是利用野外廣大的池塘進行養殖,生長週期可達1年以上。在中國大陸,當一個養殖週期結束後,很多養殖業者會對池塘底部進行翻整,使各種環境接近新池塘,再投放鰻魚苗。
雖然以前中國大陸産養殖鰻魚曾經被檢測出含有日本禁止使用的抗菌劑,但日本一家批發商説:「在經歷痛苦之後,中國大陸養殖業者已經不再使用藥物。在出貨前,還要進行比日本更加嚴格的檢查」。
![]() |
圖為日本的中國大陸鰻魚進口數量和價格推移表,左側數軸為進口數量,單位噸。右側數軸為進口每公斤價格,單位日元。 |
零售價格還是日本鰻魚居高
但是,中國産鰻魚要獲得大眾的口碑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日本超市等處的烤鰻魚零售價來看,依然是日本國産鰻魚更貴。
在日本消費的鰻魚中,近一半是利用中國大陸産鰻魚製作而成的冷凍烤鰻魚。因為能夠長期保存,如果在行情上漲之前採購,即使售價較低也能夠獲利。中國産鰻魚的零售價格要想超過日本産鰻魚,估計還要等到冷凍鰻魚庫存完全消化之後。但當中國大陸産、台灣産鰻魚零售價超過國産鰻魚時,是否還會有消費者接受,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位於東京日本橋的一家鰻魚專賣店「大江戶」説該店雖然沒有上調價格,但「由於受到鰻魚價格走高的無意識影響,顧客開始出現減少了」。在東京附近的一家中型超市,4月的烤鰻魚串銷售量則較上年下滑4成。
據多名日本業內人士稱,「中國大陸和台灣養殖業者似乎也感覺到出貨價格過高的問題,在4月下旬,時隔很久下調了出貨價格。價格的頂點可能已經過去」。
(吉野浩一郎)
相關報道:
神秘中間商在日本暴炒中國鰻魚苗
美國鰻魚登陸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