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見川普的2個意圖

2017/01/11


      菅原透:中國最大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雲1月9日與下任美國總統川普舉行了會談。馬雲此次好像是在效倣自身的盟友、且已搶先一步與川普實現了會談的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其採取行動的背後似乎有2個意圖。

 

      "商人"馬雲的意圖

 

      會談在紐約的川普大廈(Trump Tower)舉行,長約40分鐘。據稱,馬雲提出了通過自身運營的電商網站,幫助美國中小企業銷售商品,進而在美國國內創造約100萬個就業機會的計劃。

 

會談後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握手的美國下任總統川普(9日,紐約川普大廈,reuters-kyodo)

 

      阿里巴巴旗下電商網站的「購買力」異常巨大。通過智慧手機等移動終端在該公司網站上購物的用戶多達4.5億人。最近,以東南亞為中心的華僑等用戶也在增加。

 

    在中國中産階層日趨壯大的背景下,海外商品受到廣泛推崇。美國産品也不例外,寶鹼(P&G)的日用品、Gap的服裝、以及豬肉和海産品等也被認為需求巨大。

 

    在此次會談中,馬雲似乎向川普介紹了自身網站的優勢。據稱馬雲表示,中美關係應該得到加強,更加友好。

 

    當然,馬雲是在中國最早開創電子商務市場的徹頭徹尾的商人。不可能僅僅是為了彰顯單純的友好氛圍。馬雲與川普直接對話有他的理由。

 

    其一,是為了應對阿里巴巴的電商網站2016年底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批評為支援假冒商品流通並列入了2016「惡名市場」名單。對於4年前曾被移出這一黑名單的阿里巴巴來説,很困惑為何如今出現這種情況。

 

    只要被列入這一黑名單,美國企業自不必説,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國家的海外企業也可能對進駐阿里巴巴網站感到猶豫。不難想像,馬雲很希望通過贏得川普的信賴,儘快消除來自這一「壞名聲」的影響。

 

      證明中國的危機感

 

    另一個意圖,是希望避免中美發生經濟摩擦。

 


    川普自選舉期間起,一直主張「廉價中國産品奪走美國的就業機會」、「對中國産品徵收45%的高關稅」。美國是中國的最大出口對象國。當初中國方面曾認為川普是商人,理應容易打交道,但由於川普當選後並未停止的對華強硬發言,中國的警惕感正在加強。

 

    「如果美國對所有中國産品徵收45%的關稅,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下降2.8%」——在中國社交網站(SNS)上,流傳著這種估算。

 

    中國原本就處於結構轉型期,面臨經濟增長放緩。因此,中國也希望避免因川普就任總統而導致的中美經濟摩擦加劇。馬雲與川普的會談或許也佐證了來自中國的這種危機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菅原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