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今後的矛頭是中德

2017/02/14


       瀧田洋一:關於如何應對全球一直提心吊膽關注的「川普風險」,此次的日美首腦會談似乎給出了方法。那就是讓自認為是談判高手的美國總統感覺有面子。被認為接下來將成為目標的德國和中國也正在密切注視這一日本式的做法。

 

      在對美貿易中獲得鉅額順差的中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正在奪走美國的財富,為了重振美國經濟、重建財政,首先應從他們手中奪回財富——這是川普的主張。

 

 

      稱得上重商主義的川普的這一主張並非是為了應對總統選舉的一時興起。在最近出版日文版的《Time to get tough》(中文譯名:《度過難關:讓美國重新登頂》)一書中,川普就多次提及上述主張。

 

      該書首次出版是在2011年,2015年發行了修訂版。由於這一期間的原油價格暴跌,美國消除了對OPEC的貿易逆差,但對華逆差仍處於較高水準。美國貿易逆差的一半是對華逆差。因此,很難想像川普會對中國高抬貴手。

 

      川普上台後首先敲打墨西哥,接下來將矛頭對準日本。川普或許認為應先讓容易對付的對手接受自己的要求,然後應對更加難纏的國家。因為與日本之間已經握手言和,所以德國和中國成為新的目標或將難以避免。

 

     川普政權新成立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表示,歐元是「被顯著低估的‘隱性的德國馬克’」,表示利用這一貨幣貶值,「德國持續將歐盟(EU)內的其他國家和美國作為食物」。

 

     「(這是)美國重商主義與德國重商主義」的對立,花旗集團如此解讀納瓦羅的發言,並將其定位為「美國掀起貨幣戰爭的宣戰書」。

 

     如果是在以前,德國能借助歐元這一隱身衣,處在貨幣對立這一暴風圈外。但川普政權看透了「被低估的馬克」這一歐元的本質。

 

      作為受益於美國貿易逆差的國家,2016年日本超過德國,躍居第2位。但是,從歐元區整體來看,對美貿易的不均衡與日本相比明顯更加嚴重。僅從德國一國來看,2016年對美國就出現了創歷史新高的貿易盈餘。

 

      德國重視健全財政。結果,從歐元區整體來看,正在陷入需求不足。為此德國通過「被低估的馬克」,借助外需加以彌補。而美國正在受到連累。這是納瓦羅的理解。

 

      據花旗集團表示,設想的今後前景有2個。其一是面對德國不間斷的重商主義,川普政權將通過誘導歐元升值加以對抗。

 


 

 

    在這個過程中,德國等歐元區的核心國家將面臨低通貨膨脹,而義大利等非核心國家更加脆弱。這是猶如1990年代以後的日本面臨的陷阱。

 

    另一個前景是德國實施財政刺激的局面。隨著德國通貨膨脹率的上升,歐元區整體擺脫低通貨膨脹將成為可能。風險在於德國出現泡沫、隨後泡沫崩潰的事態。這種情況令人想到1980年代後半期的日本。

 

   德國是歐元區的盟主,哪種前景更加現實一目了然。在這種情況下,歐元區將迎來政治季節,包括荷蘭的大選、法國總統選舉以及德國大選。對於市場來説,歐元區成為鬼門關的可能性很大。

 

    對於中國,不但貿易和安全保障密切相關,同時經濟規模也更加巨大,因此川普政權會把與中國的博弈定位為決勝局,估計勝負難以輕鬆分出。作為日本,應努力避免被和中國相提並論,被眉毛鬍子一把抓。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瀧田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