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王福重:讀了幾年的日經中文網

2017/03/16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王福重:首先,祝賀日經中文網五週年!我在大學研究講授經濟學,有十年是在國際貿易系。日本創造了我們這個世界上,迄今最高的經濟增長記錄,一百年裏年均增長3%!日本長期是世界第二,現在是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因此,我特別關注日本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

 

     國內也出版了很多關於日本經濟的書,報紙雜誌和網路,每天也有大量關於日本的報道,但由於大家可以理解的原因,這些圖書和資訊,並不是那麼「實事求是」,對於日本好的一面,往往語焉不詳,而對於一些負面,往往放大扭曲,近幾年這種傾向更明顯了。

 

      儘管是近鄰,「一衣帶水的鄰邦」,但了解真實的日本,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對於學者的我,尤其需要一個全面而不是片面報道日本經濟和社會的媒介。特別是,我學了幾次日語,都不了了之,根本看不懂日語原版的東西。

 

      日經中文網的出現,恰如及時雨。我首先偶然看到了該網站的微網誌,因為日經如雷貫耳,日本股市指數,就是日經指數。日經集團還收購了鼎鼎大名的英國《金融時報》。我上網搜到並關注了日經中文網。一打開,立即感覺它的風格,很日本:溫和、細膩、不偏不倚。

 

      瀏覽日經中文網,已經成了我的某種習慣。讀了幾年,對我了解真實的日本經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去年我和香港中文大學郎鹹平教授在廣東衛視的《財經郎眼》討論,日本是不是如國內輿論所説的那樣,失去了二十年?這是不是一種國際共識?我在理論上知道這應該不是真的,比如如果按GDP標準日本的經濟增速,確乎一般,但如果按GNP,也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查閱了日經中文網大約100篇左右的相關文章,由此確信,日本不但沒有失去這二十年,而是一直進步,是實實在在地獲得了這二十年。

 

      為什麼我相信這些文章,因為日經中文網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只發表原創性的作品,不轉載,而且歡迎不同意見的文章,包括批評類文章。也就是説,它是「實事求是」的。

 

      除了閱讀文章,我也在經常轉發日經中文網的微網誌,與它的眾多粉絲讀者互動,往往引起很熱烈的反響和討論,這對大家都是有利的。今後我還會繼續這樣做,因為這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啊。

 

  再次祝賀並期待日經中文網越辦越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