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為何如此強大

2012/06/04


圖為富士康成都10萬人工廠的大門
      支撐台灣鴻海高速增長的是其中國大陸子公司富士康,員工總數約120萬人,以無與倫比的成本競爭力為武器,憑藉為美國蘋果公司代工不斷發展壯大。富士康的成都工廠隱藏著其強大的秘密。

      四川省成都市郊外。生産蘋果多功能便攜終端「iPad」的富士康工廠的大門口,早8點和晚8點都會有數萬名員工進進出出。100多輛載滿員工的班車一輛接一輛開到大門口,穿著印有公司名稱襯衫的員工從車裏湧出,然後剛剛下班的員工又坐進班車。

      大部分員工的平均月薪為2500元左右,其中包括平均每天4小時的加班費。扣除6人1間的住宿費110元以及工廠食堂每天2頓飯的伙食費300元等,到手大概2000元左右。一名24歲的男性員工説「可以支配的收入已經是當地農村的1.5倍了」。

      成都工廠2010年投産。富士康在接到蘋果「iPad」代工委託的09年決定建廠,1年後正式投産。在相當於4個東京迪士尼樂園、佔地330萬平方米的巨大廠區內,排列著30多幢廠房。2011年iPad産量達到了4000萬部的規模,相當於蘋果全球銷量的一半以上。
圖為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主力工廠的分佈


      乍一看只是個巨大的工廠,但仔細調查就會發現富士康強大的秘密。實際上這是一家當地政府全力扶持的工廠。為了方便iPad和零部件的進出口,當地政府提供了直通國際機場的環路用地,還把工廠所在區域劃定為保稅區以簡化通關手續。工廠用地和廠房也都是無償提供。

      另外,員工宿舍和班車也由當地政府無償提供。成都工廠的總投資額沒有對外公佈,不過富士康的投資僅限於工廠內的製造設備等,據當地金融機構的一位管理人員推測「投資額估計也就是通常情況的一半左右吧」。

       事實上,招工難問題當地政府也給包攬了。當地政府下屬機關的職員績效審評中就包含了給富士康介紹員工的人數這項指標。一個縣的機關規定,每向富士康介紹1名員工即可獲得600元獎金,而如果沒有到達規定人數,每少1人則罰款500元。

       甚至有相關人士透露,如果達不到規定人數,縣裏的基建項目就很難獲得省裏的批准。由於和績效評估掛鉤,經常有縣的公務員跑到富士康打工、頂人頭。由於只工作2周就離職,富士康甚至投訴到了當地政府。


圖為富士康出口額的推移
      地方政府為什麼如此不遺餘力地支援富士康?一位四川省政府官員説:「想要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獲得晉陞機會,決定中國經濟增長的出口額以及關係到社會穩定的就業數字,都是不可少的」。富士康2011年的出口額居中國首位,達1117億美元,佔全中國出口總額的6%。雇傭人數也多達120萬人。可以説富士康對中國經濟舉足輕重。

       而鴻海進一步壯大的武器就是與夏普聯手。為進軍iPad和智慧手機iPhone等使用的中小液晶面板領域賺取更大利潤,鴻海計劃在成都的面板工廠內引進夏普的尖端技術,目前已與夏普進入最後協商。加上代工量增加而投産的工廠在內,成都工廠計劃明年將員工人數增加一倍,達到20萬人。

       富士康就沒有弱點嗎?一位熟悉電子行業的中國證券分析師説:「員工勞動問題是其最大弱點」。2010年富士康深圳工廠有十幾位員工跳樓自殺。美國非政府組織、美國公平勞動協會(FLA)今年年初進入工廠調查,查出了長時間勞動和安全等方面的違法行為。

       但是,問題卻遲遲得不到改善。成都工廠24小時開工,卻只實行早晚8點兩班倒而不是三班制。就算是員工希望增加收入自願加班,但長時間勞動也會增加風險。雖然富士康在很多工廠引進自動化機器,但員工勞動問題很有可能繼續牽制其發展。

       目前中國人工費用不斷上漲,政府正在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模式從依賴出口型向內需拉動型轉變。在富士康經營模式走到十字路口的背景下,與夏普合作的成敗將成為今後富士康及其總公司鴻海能否實現持續增長的試金石。

   (日經新聞重慶支局 多部田俊輔)

      相關報道:
      鴻海出資夏普的幕後
      「鴻海模式」遭遇考驗
      夏普將同鴻海在中國生産液晶面板
      夏普高層談為何接受鴻海注資
      尋找鴻海和三星的死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