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為什麼貶值?
2012/06/20
![]() |
歐洲是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如果真的採用一籃子貨幣制度,人民幣肯定會對歐元的走向比較敏感。
但人民幣並不總是與歐元保持聯動。在2008年夏季之前的2年左右時間裏,人民幣與歐元都對美元持續升值。這一局面可以解釋為人民幣與歐元保持聯動。但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前,歐元開始轉為貶值,但人民幣卻沒有保持聯動,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固定在1美元=6.83元的水準上。
在歐債危機全面爆發的去年也呈同樣的走勢。在歐元對美元升值的2011年4月之前,人民幣對美元也在升值。但在歐元轉為貶值時,人民幣卻停止與歐元聯動,仍繼續對美元升值。也就是説人民幣在隔著美元對歐元升值。
今年出現變化
人民幣匯率截至去年的走勢遵循了2個法則。在歐元升值的走勢中,人民幣適用了一籃子貨幣法則,歐元和人民幣顯示了相似的走勢。但在歐元大幅貶值的走勢中,人民幣並未隨之下跌,並未與歐元産生連動。
自2005年7月到今年年初,人民幣匯率對美元上漲了逾2成。日本信金中央金庫高級審議官露口洋介認為,「這很可能是中國應對美國以對華貿易赤字為理由要求人民幣升值而産生的結果」。
但是,進入今年以來,這一法則就已不再適用。隨著歐元的波動,人民幣對美元也隨之出現了貶值。尤其是在歐元遭到大規模拋售的5月,人民幣貶值幅度達到了1%。這意味著人民幣已經開始全面適用一籃子貨幣制度。
中國政府對於改變匯率管理方式一事並未進行説明,但有可供參考的線索。那就是「人民幣匯率有可能已經接近均衡水準」的表態。這是中國總理溫家寶在3月的記者會上進行的表態。溫家寶還表示將促進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暗示人民幣對美元存在貶值的可能性。
而這種表態的背景則是中國經濟的變化。1~3月中國GDP增長率較去年同期實際增長8.1%,連續5個季度出現放緩。中國人民銀行為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強化了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銀行存貸款利率等舉措在內的貨幣寬鬆態勢。
以經濟對策為先
如果能夠加強人民幣與歐元之間的連動、遏制人民幣對歐元出現急劇升值,就能降低人民幣升值在對歐洲出口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國政府的選擇是不是顧慮美國,而是優先經濟對策。
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停止固定與美元掛鉤,走向浮動匯率之際,正值中國處於經濟增長率超過10%的高增長時期。人民幣升值具有使過熱的經濟冷卻的效果。
但中國政府在今年將經濟增長目標從去年的8%下調至7.5%,已經開始探索穩定增長道路。一籃子貨幣制度的全面適用可以説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變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