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朝鮮問題上最糟糕的局面有兩個
2018/01/08
秋田浩之:預計朝鮮危機2018年將迎來重大局面。這是因為朝鮮被認為即將完成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核導彈。對日本和南韓來説最糟糕的局面有兩個。
一個是川普政權不經溝通就決定對朝鮮實施武力攻擊。另一個是中美越過日韓秘密磋商爆發戰爭後如何應對。
![]() |
這兩種局面的發生都並非空穴來風。前者的危險之前就曾被提到過,最近出現後者事態的跡象也浮出水面。契機是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2017年12月12日的爆炸性發言。蒂勒森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時,透露了以下內容:
「為應對朝鮮崩潰的事態,美國已經與中國進行了對話。美國向中國保證,即使為了妥善回收核武器,美軍越過三八線進入朝鮮,也會迅速撤回南韓。」
如果蒂勒森透露的內容屬實,説明中美應該已經開始商討如何應對朝鮮崩潰的局面以及萬一戰爭不可避免的情況。
原本,中美加深這種對話本身是為了防範危機擴大,並非壞事。假如美方不與中方溝通就派美軍進入朝鮮的話,估計中國軍隊將介入進行對抗。從而可能出現偶發性衝突,甚至有引發中美戰爭的危險。
中國此前一直拒絕與美國商討朝鮮崩潰的局面。其原因是,如果與美國推進這種對話,金正恩委員長很可能被激怒繼而失控。此外,關於到底是推動朝鮮半島統一還是阻止統一,中國領導層尚未確定戰略。
「美國曾多次要求中國就如何應對朝鮮半島有事局面進行磋商。但是,中方一直不接受」,在布希和歐巴馬執政時代,曾多次聽到美國政府當局人士這樣抱怨。
如果中國的態度突然發生轉變,那將是戲劇性的變化。或將給半島局勢帶來巨大轉機。細心觀察的確可以發現中美推進密談的跡象。了解內情的中美相關人士透露了以下訊息:
其一,之前對於與美方商討如何應對朝鮮危機,中國軍方首腦態度尤為謹慎。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2017年8月的訪華為契機,中國修正了姿態。漸漸開始接受此類對話。
其二,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11月的首腦會談上,圍繞朝鮮問題,就不僅採取制裁等舉措,同時討論「中長期」的對策達成一致。受此帶動,關於後者的中美高級別對話開始推進。
圍繞聯合國安理會2017年12月23日通過的新的對朝制裁決議,中美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緊密合作。透露出兩國正在背後增加接觸。
中國之所以同意與美國推進此前一直忌諱的對話,或許是因為與金正恩的關係陷入冷卻,認為沒必要太顧忌朝鮮。
|
此外,中方認為,只有與美國對話才能防止川普政權單方面對朝鮮採取軍事行動。川普稱讚「習近平主席是很了不起的領導人」,這似乎是對中方的決斷做出的評價。
從避免中美發生偶發性衝突的角度來看,兩國開展這種對話並非壞事。問題在於,如此重大的事情日韓兩國政府竟然幾乎毫不知情。
包括是否與中國開展了應對朝鮮有事局面的對話在內,美國方面並未向日韓透露詳細情況。
由於這不僅關乎朝鮮問題,而且是關乎整個東北亞地區秩序的重大戰略對話,中美兩國在意識上似乎認為不想讓其他國家參與,希望由大國主導。
但是,這種大國意識歸根到底是不會為中美兩國帶來利益的。原因是,如果朝鮮半島發生問題,即便有中美兩個國家,如果不與日韓密切合作的話,也無法應付。
如果朝鮮半島發生戰爭,中美、南韓軍隊將會如何行動,日本又會進行什麼樣的後方支援呢?如何回收和管理朝鮮的核武器?又如何應對戰爭造成的大量難民?還有戰爭結束後的佔領、統治、重建……無論如何,僅靠中美兩個國家,這些問題都是不可能全部應付過來的。
如果中美進一步進行秘密商談,除了應對危機之外,甚至連朝鮮半島的未來規劃也有可能由這兩個國家決定。對於各國利益關係紛雜交錯的東北亞的穩定而言,這是一個不利的動向。
在歷史上,置其他各國利益於不顧、由大國決定地區勢力格局的例子不勝枚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英蘇三國簽訂雅爾達秘密協定,分割了戰後歐洲及亞洲的勢力範圍。
要想避免朝鮮半島發生類似的情況,日本就有必要牽制美國政權,迫使川普無法與中國進行密室交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