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航改變世界航空業勢力格局
2012/07/05
「我們將進入新的10年,這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一步」,6月13日馬來西亞亞洲航空(Airasia)集團首席執行官(CEO)托尼•費爾南德斯如此強調,並宣佈將公司辦公基地遷移到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
![]() |
圖為廉價航空公司亞洲航空的飛機。圖/kyodo |
亞洲航空之所以遷往東盟(ASEAN)秘書處總部所在的雅加達,意在搶佔東南亞整個市場。明年春季亞洲航空印度尼西亞公司將上市。此外,其中長距離航空部門即將開通東京、大阪航線的Airasia X也有上市計劃。8月該公司還將通過與全日空合資的方式進軍日本國內航線。
隨著亞洲航空的擴張,受打擊最大的首先是國營馬來西亞航空公司。6月12日,馬航決定發行以該國公務員養老金為購買方的、總額為25億林吉特的公司債。由於市佔率急劇下滑,馬航已經出現虧損,資金週轉情況惡化,已經不得不接受實質性的政府援助。
新加坡航空則不斷加強服務和航線,一時間號稱「亞洲最強」,其總市值將超越已開發國家航空巨頭。6月5日,其旗下廉價航空子公司「Scoot(意為輕快)」的第1個航班滿載乘客,從新加坡飛向了雪梨。近期還將開通泰國、中國大陸以及日本航線。新航對亞洲航空的進攻已經做好迎戰準備,稱「我們不會重蹈馬來西亞航空的覆轍」。
有分析認為,廉價航空公司以亞洲為中心,今後仍有巨大增長空間。根據美國飛機巨頭波音的預測,在今後20年,全球飛機需求將每年平均增長3.6%,但廉價航空公司的增長率將達到5.7%。
在最先興起廉價航空公司的歐美也呈現出新的局面。廉價航空公司的鼻祖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倡導「員工第一、客戶第二」,與人工費相比,更優先徹底削減其他經費,從而實現了增長。但該公司雖然依靠勞資一體不斷戰勝危機,但也開始遭遇寒流。
衡量每個座位移動1英里(約合1.6公里)所需成本的價格已經從1995年的5.97美分上漲至7.77美分(不含燃料費)。人工費等費用正在逐步上漲。其他航空巨頭紛紛開始進行降價促銷,因此實現差異化越來越困難。
西南航空進行了鉅額投資,購買了208架波音新一代飛機,希望隨著低燃耗飛機大量投入應用,將與其他公司形成差異。該公司CEO凱利(Gary Kelly)表示,「(通過鉅額投資)將可以在未來數年內保持領先地位」。
在歐洲,中小國家原來的國營航空公司相繼破産。法國航空與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與西班牙Iberia航空公司等航空巨頭均已經開始實施業務整合。在這樣的背景下,愛爾蘭瑞安航空(Ryanair)和英國EasyJet航空公司等廉價航空公司均感受到了壓力。
不過,由於經濟衰退等原因,廉價航空公司也在面臨優勝劣汰。2002年成立的英國Bmibaby航空公司在誕生第10年,就站在了可能慘遭清算的緊要關頭。德國柏林航空公司(Air Berlin)由於持續虧損,將加快裁撤虧損航線和減少航班。
在需求不斷增長的亞洲,廉價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同時,也開始出現混亂現象。
在運送旅客數量方面,廉價航空公司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已經躍居首位。菲律賓當局認為宿霧太平洋航空(Cebu Pacific Air)接受的預定經常超過飛機定員,在機場拒絕旅客搭乘的情況屢次發生,目前正在討論相關解決舉措。印度尼西亞獅子航空(Lion Air)的飛行員由於攜帶毒品嫌疑相繼遭到逮捕。僅僅依靠價格低廉已經難以獲得旅客信任。
廉價、安全、服務——今後各公司將以哪個為賣點爭取旅客?航空公司的跨國創新能力如今正面臨挑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