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為何遲遲不見普丁?

2018/07/19


  田中孝幸:2018年初以來,積極展開外交活動的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分別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1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3次,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會晤2次。另一方面,儘管俄羅斯方面再三要求,但金正恩與普丁的會談至今仍未舉行。普丁在國際舞臺上的存在感正在提高,面對普丁的示好,金正恩為何遲遲不願回應呢?

     

5月底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右)在平壤舉行會談的金正恩在鏡頭前顯示出嚴肅表情(KCNA-REUTERS)

            

  在俄朝首腦外交被推遲的背後,存在著2018年春季以後朝鮮與中國關係迅速改善的因素。2013年,由於金正恩處決一直擔任與中國溝通橋樑的實力派人物、其姑父張成澤,中朝關係明顯遇冷。朝鮮在難以指望中國成為後盾的背景下,作為剩下的大國,俄羅斯的存在感相對提升。  

    

  2015年春季,雙方曾討論金正恩訪俄,朝鮮高官也多次訪俄推進準備工作。雖然金正恩因「朝鮮方面的國內情況」(俄羅斯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而在最後關頭取消訪俄,但在莫斯科的各國外交人士中,越來越多觀點認為,金正恩作為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的國家將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

   

  但在國際社會對朝制裁網加強的背景下,金正恩2018年3月在首次出訪時閃電訪問北京,與習近平舉行會談,迅速改善了對華關係。既然朝鮮已經和最大同盟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改善了關係,那麼就無需過多依賴俄羅斯。

       

  即使朝鮮和俄羅斯加強關係,在經濟方面的好處也很少。俄羅斯與朝鮮的年貿易總額僅1億美元左右,這個水準還不到中朝貿易總額的2%。

 

普丁與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舉行會談時,再次邀請金正恩訪問俄羅斯(6月14日,莫斯科,REUTERS)

  

  原本朝鮮就缺少購買俄羅斯主要出口産品石油、天然氣所需的外匯,俄羅斯方面也缺乏對朝鮮主要出口産品煤炭、紡織品等的需求。南韓國民大學教授安德烈·蘭科夫(Andrei Lankov)表示,實際情況是「俄朝經濟幾乎沒有互補性,冷戰期間通過前蘇聯的補貼,雙邊貿易才能維繫」。

      


       

  已達成協定的俄朝合作項目也陷入停滯。兩國2014年決定,在俄羅斯企業的主導下啟動朝鮮鐵路網的大規模改造項目。工程總投資約250億美元,作為俄羅斯展開投資的回報,俄方將獲得黃金和稀有金屬等朝鮮豐富的礦物資源權益。

   

  不過,據俄羅斯遠東發展部的相關人士透露,「(俄方)在項目推進方式上與朝鮮産生各種糾紛,業務完全陷入停滯」。俄羅斯一直在接收朝鮮勞動者,這些人的收入是朝鮮寶貴的外匯來源。不過,中東等其他國家也十分願意接收廉價且勤勞的朝鮮勞動者。俄羅斯並不是朝鮮唯一的對外勞動者派遣目的地。

   

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郊外的朝鮮勞動者宿舍

      

  此外,金正恩還擔心接近普丁將對自身最重視的美朝關係産生消極影響。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川普的競選團隊涉嫌「通俄」。金正恩似乎擔心如果與普丁舉行會談,美國國會內批判俄羅斯的議員將把矛頭對準自己,從而導致美朝首腦會晤可能無法實現。

  

        

  但目前美朝已經舉行首腦會談,7月16日川普與普丁在赫爾辛基舉行會晤,就摸索改善美俄關係達成一致。此外,美國民眾對「通俄門」調查的支持率也出現下降。對於金正恩來説,相比之前,現在更有餘地在對俄關係方面採取行動。

   

  為避免成為特定國家的屬國,朝鮮的基本戰略是讓多個大國在對朝關係方面展開競爭。不過有西方外交相關人士指出,「朝鮮已經選擇成為中國的屬國,要想開展自主外交,與普丁會談等,必須獲得中國的許可」。

   

  利用6月中旬和9月中旬在遠東海參崴召開東方經濟論壇及其他機會,普丁向朝鮮表達了邀請金正恩訪俄的意願。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各方正密切關注金正恩將如何應對普丁的邀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國際亞洲部次長 田中孝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