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政權有「反美基因 」?
2018/08/08
2018年的7月,朝鮮戰爭停戰協定迎來65週年,此前相互敵對的美朝實現了歷史性的直接對話,持續處於緊張狀態的朝鮮半島的勢力均衡走到岔路口。革新派的文在寅政權的中心人物開始公然談論縮小駐韓美軍規模。而此事歷來被南韓保守勢力視為禁忌。
6月12日的美朝首腦會談後,川普提及將來可能縮減或撤走駐韓美軍。令人意外的是,南韓的文在寅政權將這一發言視為理所當然。
![]() |
美韓聯合軍演(資料圖,YONHAP-KYODO) |
南韓總統文在寅的外交智囊、青瓦臺統一外交安保事務特別助理文正仁表示,「如果朝鮮威脅消失,美軍駐韓的理由將減弱。美方或將提及撤走部隊」。此外,南韓政府還體諒朝鮮的想法,爽快地決定中止8月的美韓聯合軍事演習。
屬於革新派的文在寅與金大中、盧武鉉兩政權一脈相承,其外交觀念中紮根著「民族主義」。他們希望南韓擺脫對美國的從屬,與中日展開均衡的自主外交,力爭實現半島統一。
文在寅在2017年的自著中把韓美關係描述為「是美國提供幫助的關係」,指出「日美共用全球戰略,但韓美有所不同」。文在寅自參加總統選舉時開始時就宣稱,「只要條件具備,將飛赴平壤」。此外,與朝鮮的經濟合作正在成為文在寅政權經濟構想的基礎。
![]() |
文在寅(照片由南韓總統府提供) |
重視韓美同盟的南韓保守派對文在寅激進的對朝和解政策感到警惕。但南韓政界的保守勢力受到前總統朴槿惠彈劾案的影響,在統一地方選舉中遭遇毀滅性打擊。在文在寅政權保持超過6成支持率的背景下,保守派的聲音並不突出。
南韓革新派的思想經常被表述為「反美」。在文在寅政權和南韓執政黨中,不少人曾在1980年代的軍政府下參與了追求民主化的學生運動。文在寅本人也是支援學生的人權派律師。在軍隊向民眾開槍、導致數百人死亡的1980年光州事件中,這些人把美國視為贊同軍政府殘暴行為的「共犯」。
最近,南韓政府內定駐上海總領事朴善源出任情報機構——國家情報院的特別助理。這是具有象徵性意義的人事安排。朴善源此前作為反美運動的活動家而廣為人知,被視為1985年南韓學生運動組織佔領首爾美國文化院一事的幕後推手。
在南韓總統選舉中,負責制定文在寅陣營外交政策的也是朴善源。在盧武鉉政權時代,朴善源作為總統府的朝鮮問題秘書官,曾為了解除禁止澳門匯業銀行(BDA)與朝鮮交易的制裁而在美朝之間奔走。匯業銀行曾被朝鮮作為洗錢平臺。朴善源這樣的人物已經重返處理韓朝關係的特別任命職位。
![]() |
美韓聯合軍演(資料圖,YONHAP-KYODO) |
盧武鉉成為反面教材
文在寅曾在盧武鉉政權時代擔任總統秘書室長,他把盧武鉉的失敗作為反面教材銘記於心。盧武鉉的失敗之一就是「親美政策」。盧武鉉推進向伊拉克派兵和簽署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等現實性外交路線,結果被革新派的支援階層拋棄。
盧武鉉還煞費苦心拉攏朝鮮,在卸任4個月前實現了南北首腦會談。而朝鮮關注的焦點是與美國展開直接對話。文在寅非常清楚,只要美朝關係得不到改善,朝鮮就不會認真面對南韓。為實現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的願望,文在寅需要繼續充當調停人的角色。
調整駐韓美軍論調的前提是朝鮮的無核化取得進展。駐韓美軍還有牽制中國的作用,因此撤走的選項並不現實。不過,中國有可能將之視為推動美軍撤走薩德(THAAD)系統的良機。駐韓美軍的動向不僅可能改變東北亞勢力格局,還將動搖日本的安全保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恩地洋介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