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人民幣經濟圈
2012/08/06
力爭擺脫依賴美元
米恩華是在新疆烏魯木齊市運營面向中亞商人批發市場的華淩集團董事長。6月末,華淩決定以約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喬治亞的銀行Basis。這是中國民營企業首次收購海外銀行。
![]() |
一名在柬埔寨吳哥窟(Angkor Wat)遺跡旁的外幣兌換商滿面笑容地説:「人民幣匯率穩定,非常歡迎」。從這裡也可以看到人民幣「南下」的腳步。
胡錦濤在2011年1月在接受美國主要媒體書面採訪時明確表示,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是歷史形成的。自2008年雷曼使得基礎貨幣美元的信任開始動搖以來,中國轉向擺脫依賴美元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自2009年7月起,中國開始分階段允許人民幣貿易結算。2011年的結算金額達2萬億元以上,急劇增長至2010年的4倍,佔總體貿易的約1成。中國企業的匯率風險在降低。
中國沒有忘記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周邊國家貨幣急劇貶值、出口競爭力也危在旦夕的傷痛。當時,中國的安全部門和軍方學者全體出動對「西方陰謀」進行研究,認為西方國家企圖以貨幣為手段顛覆中國政權,作為門外漢要學習國際金融。
中國從嚴格管制資本交易,封鎖投機資金的經驗出發,制定了綜合安全保障和貨幣政策的全球戰略。
限制依然很多
在中日首腦舉行會談希望啟動人民幣與日元直接交易的2011年12月,日本財務省費盡心機讓部下「試探小組的意思」。所謂「小組」就是中國政府高層的黨中央組織,據説小組領導人掌握著中國的實權。
據悉外交方面的「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宏觀經濟方面的「財經領導小組」分別由胡錦濤和溫家寶指揮,由10多名精英進行戰略策定。
由於是人民幣第一次與美元之外的貨幣進行直接交易,中國外交相關人士表示,從國家安全形度出發,必須得到外事小組的許可。日本財務省在首腦會談的1周前才得到黨中央沒有反對的確切資訊。
人民幣與日元直接交易於6月在上海和東京啟動。除日元外,中國方面還把台幣、澳元和韓元納入視野,在亞太主要國家和地區用美幣以外的貨幣直接進行交易的前景已經隱約可見。
但中國依然設有多種人民幣交易的限制,不允許外國資金對中國房地産和股市直接投資等。中國人民銀行在2月的報告中把開放人民幣交易設為5~10年後的「長期目標」。人民幣國際化的走向不得不讓人關注。
(本文是連載「紅色市場經濟」中的一篇文章,請繼續關注其他文章)
連載——紅色市場經濟
佈局人民幣經濟圈
自主創新和工業間諜案的尷尬
「政策市」走向極限
人口紅利與獨生子女政策走向終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