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簽證政策收緊讓中國留學生苦惱
2019/06/21
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小王(25歲)難掩心中不安。計劃取得生物醫學專業博士學位的他表示,「如果不能更新簽證,將沒法完成5年的課程」。小王從中國的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今年是第2年,不過如今赴美留學簽證需要1年更新1次。小王説,「美國政府的簽證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
簽證有效期縮短
如今像小王這樣的中國留學生急劇增多。據中國教育部統計,美國簽證的審查週期延長、有效期縮短的情況頻發。
![]() |
1~3月計劃公費赴美留學的1353名中國學生中,超過1成(182人)因簽證問題無法按原定計劃赴美。中國教育部6月十分罕見地面向計劃赴美留學的學生發出提醒稱,「教育部提醒廣大學生學者出國留學前加強風險評估,增強防範意識,做好相應準備」。
圍繞貿易和技術主導權的中美對立已經波及到教育領域。美國川普政權2018年6月把航空工程和機器人等高科技專業的留學生簽證的有效期從最長5年縮短至1年。尤其是與「中國製造2025」有關的領域以及生物醫學等與國家安全保障密切相關的領域,中國學生越來越難以獲得簽證。
![]() |
美國的大學(Reuters) |
有中國的留學仲介表示,現在已經出現把留學目的地從美國變更為澳大利亞等國的動向。英國《金融時報》去年報導稱,白宮內部討論停止向所有中國學生發放簽證。
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出現了名校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提前錄取名單中沒有一名中國大陸學生的消息。雖然中國教育部表示,已經有大陸學生接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但此事仍然對中美的教育相關人士造成巨大衝擊。
在美國生活了40多年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就中美摩擦的升溫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判斷表示,這不是偶然的巧合。他同時表示,雖然香港中文大學並未直接受到中美摩擦的影響,但認為今後中美關係將惡化。
![]() |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 |
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的統計顯示,2017~2018年美國有36.3萬中國留學生,增至10年前的4.5倍。在美國的留學生中,3人裏就有1人是中國人。從美國學成歸國的學生進入有實力的企業,一直主導中國的創新,這一點毫無疑問。
香港中文大學瞄準的是在中美對立的夾縫中無處可去的中國學生。段崇智強調稱,有些學生在中國的高考中取得頂級成績,但由於愚蠢的政策而無法進入美國大學,我們能接納這些將來很有潛力的學生。
香港中文大學是諾貝爾獎得主輩出的名牌大學,在英國《泰晤士報》的亞洲大學排行榜上,排名比東京大學高1位,位列第7。該校的學生分屬於9個書院,在宿舍生活,同時在廣大的校園裏勤奮學習。段崇智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的本科生約佔10%,未來或將提高至12%。
在深圳開設研究設施
截至目前,香港中文大學接連推出與中國大陸的合作舉措。在深圳建立了研究設施,通過中國政府的資金援助展開研究。
該校2012年建立了深圳校區,2018年建立了推動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生創業的「創新中心(Innovation Hub)」。段崇智表示,深圳是把科學應用於産品製造等的理想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還有在深圳開設醫學系的計劃。其表示將開設和香港相同的課程,用英語授課,希望從全世界吸引教授等。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義桅對香港媒體表示,如果優秀的大陸學生減少,受影響的是美國的全球競爭力。如果美國擔憂中國的崛起、對中國學生關閉大門,或將出現香港中文大學這樣的替代者。不過,如果連中美之間的知識交流都中斷,最終將沒有贏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木原雄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