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企業很無奈

2012/09/19


       由於領土主權問題,中國的反日遊行迅速擴大。在15、16日的針對日本的遊行中,相繼發生了襲擊日系店舖和工廠和搶奪商品的事件。不容忽視的是,與以往不同,此次在開始階段中國政府並未明確顯示出強烈的限制遊行的姿態。有人將此被解讀為中國正對日本實施的實際上的「經濟制裁」。對日系企業而言,這有可能對今後的業務活動造成長期影響。
永旺集團旗下的青島「JUSCO黃島店」遭到襲擊後的情景(16日)

       在擁有漫長美麗海岸線的青島市,自9月16日起,中國警察開始在黃島區的永旺旗下的「JUSCO黃島店」周圍進行警戒。在這裡可以看到玻璃被砸得粉碎的購物中心。在前一天,暴徒化的遊行隊伍損壞了店內的設施。青島永旺總經理折口史明垂頭喪氣地説:「損失總額達到2億元以上,恢復正常大概需要3個月」。

       中國各地的反日遊行轟轟烈烈,從數千人到上萬人規模不等的遊行隊伍高呼著「釣魚島是中國領土」、「抵制日貨」等口號進行了示威。部分人出現了暴徒化傾向,甚至發展為打砸搶燒行為。日系店舖由於店舖數量眾多,又很難進行警戒,很容易成為攻擊對象。在製造業,15日松下的青島工廠等也相繼遭到襲擊。

       領土問題引發的中國對日系企業的敲打不僅限於遊行活動造成的直接損失,抵制日本産品的意識高漲也將困擾日系企業。在此次遊行之前,拒買日貨的意識就不斷提高。

       常駐中國的一家日系大啤酒廠商的高管感嘆道: 「進入8月以來,銷售額就不斷下降。在有些地區,銷售額已經開始低於去年的水準」。8月,香港的保釣人士登島,隨後日本政府進行了強制遣返,當地媒體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這引發了抵制日本産品的行動。

       在9月10日,日本政府在相關內閣成員會議上正式決定「國有化」。以此為轉捩點,包括抵制日貨在內的反日行動迅速擴大。

       9月11日,日本東麗等公司正在上海召開有關國際馬拉松大賽贊助的記者會,但相關活動很快被迫中止。最初只認為會對中日文化和體育交流産生影響,但結果並沒有到此結束。

       14日早晨,位於上海市的日系糕點大型公司的一名高管在得知家樂福已經將日系商品撤架時,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消息意味著僅在上海地區就擁有20多家超市的家樂福已經停止銷售日本商品。這位高管迅速趕到市內的店舖進行確認,發現日本商品確實不見了。此前陳列日本商品的貨架已經擺上了中國産品。
被遊行隊伍襲擊的松下蘇州工廠(15日)


       家樂福中國總部在公開場合否認了上述舉措,但全面管理上海地區業務的負責人則在承認相關事實的基礎上解釋説,這是因為消費者抵制日本産品。

       幾天前,大型日系廣告代理店就接連收到被拒絕刊登廣告的消息。中國各地電視臺不斷有禁止播放日系企業廣告的聲明。在網上還流傳著 全面禁止播放除新聞外與日本和日本人有關的一切節目。日系汽車知名企業的高管透露,「中國報紙已經開始拒絕日系企業刊登廣告」。

       日系企業擔憂的是,即使此次激烈的遊行平息下去,在反日意識高漲的狀態下,也很難期望擴大銷售。

       實際上,日系企業在中國經濟的影響力不能小看。日本對中國直接投資在去年約為5000億日元,相比2010年增長了約5成。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的調查顯示,日系企業雇傭了160萬名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員工。這些日系企業的當地法人在2010年度對日本和第三國的出口額為11.53萬億日元。雖然無法進行簡單比較,但這相當於2010年中國出口額的近10%。如果日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持續下去,恐怕反過來對中國經濟也造成消極影響。

      強烈的反日情緒的深層原因是難以調和的兩國歷史問題,但日系企業只能束手無策地任由這種局面持續。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菅原透 青島、 桑原健 廣州、 多部田俊輔 成都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