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後果很嚴重?
2012/09/19
在9月18日北京市的遊行中,甚至出現了用核武器消滅日本等過激口號,呼籲抵制日貨的聲音也不絕於耳。遊行路線附近的日系汽車專賣店實施了臨時停業。在中國這一競爭日趨激烈的全球最大市場,日資企業正遭遇強烈的逆風。
中國政府未能完全控制遊行走向暴徒化,已經凸顯了對華投資風險。日資企業由於受中國人工費上漲和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本已在商討推行「中國+1」戰略,也就是將生産基地轉移到中國以外的亞洲國家,今後日本對華投資風險可能促使這樣的動作加快。
日本對華投資在1~7月較上年同期增長19%,為47億3千萬美元,除香港外,日本在各地區對華投資中份額最大。在2005年發生大規模的反日遊行之後,2006年的日本對華投資曾經一度減少3成。
山東省去年就制定了借助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來吸引外資的計劃。而在該省青島市,此次則有10多家日資企業遭到襲擊。在歐洲債務危機等因素導致全球對華投資不斷減少的背景下,如果連日本對華投資也出現萎縮,希望憑藉引進外資實現經濟增長的中國地方城市就將首先遭受打擊。
如果世界第2大經濟體中國和第3大經濟體日本的經濟關係陷入停滯,有可能對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構成消極影響。一名居住於北京的日本經濟分析師説:「如果找不到解決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的方法,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恐將走向長期化」。
歡迎在新浪日經中文網微網誌討論。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大越匡洋)
相關報道:
全球對華投資減少 日本卻大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