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基本教義」的代價
2012/09/26
紐約市長彭博還推出了飯店全面禁煙等政策,只要認為對健康有害,便採取嚴厲措施打擊,這種做法可以説是一種「基本教義」。在市民支援「大包裝碳酸飲料禁令」的同時,也有不少觀點認為禁令有些過頭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肥胖問題上,經常成為眾矢之的麥當勞9月12日宣佈,將為全美1.4萬家店舖中的所有食品標注卡路里含量,希望通過為顧客提供判斷材料來防止顧客流失,這種切合實際的應對措施受到了投資者的好評。13日麥當勞股價比上一交易日上漲了0.8%。
以上就是布隆伯克市長的「基本教義」和麥當勞的「現實主義」的表現。類似的還有美國和英國在中國企業進駐問題上的不同態度。
在13日召開的美國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上,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ZTE)高管受到了議員門的質詢。美國懷疑這兩家企業涉及中國政府的間諜活動,並且與伊朗存在業務關係,因此以安全保障為由,阻止兩家公司在美國擴大業務規模。
而英國則不然。華為首席執行官任正非11日與卡麥隆首相舉行會談,表示2017年前,將在英國投資20億美元用於研發和採購,並將把雇傭規模增加至2倍。
雖然英美都存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擔憂,但英國只要覺得對本國經濟有益便會靈活接受,而美國無論什麼事都是非黑即白。不過,美國現在已經沒有資本「不受嗟來之食」了,這一點從明知會引發原油價格高漲,仍決定推出第3輪量化寬鬆就可以看出來。
歷史證明,刻板強硬的做法無法持久。以政治為中心,美國吃了很多「基本教義」的苦頭。肥胖本來就是自己的事,因此而下達禁售令,其代價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小川意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