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對日本遊都有哪些不滿
2019/12/30
川上尚志:在中國,赴日旅遊的人氣持續高漲。2019年1~10月中國大陸訪日遊客人數同比增長14%,達到813萬人,全年將逼近1000萬人大關。不過,與訪問人數持續倍增的2014~2015年相比增速有所回落。最近,日本與亞洲和歐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間的外國遊客爭奪競爭也很激烈。詢問有過赴日旅遊經歷的中國人,可以聽到「預訂酒店太難」、「免稅手續繁瑣」等,日本似乎也有不少改善的餘地。
![]() |
享受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 |
「春節期間的赴日團隊遊已幾乎賣完了」,廣州的廣之旅國際旅行社的負責人這樣説。中國2020年春節假期將於1月下旬開始,但據稱「在(2019年)10月預訂的人就很多」,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似乎是大阪。
中國訪日遊客人數最近數年來持續增加。在發生大規模反日遊行的2012年曾大幅減少,但自2014年起轉為增加。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的數據顯示,2018年為838萬人,與2014年的240萬人相比增至3倍以上。
在中國,日本與泰國同為受歡迎的出境遊目的地。由於「距離近、價格相對便宜」和「希望體驗日本獨特的文化」等理由,不僅是東京、大阪和名古屋,中國遊客還開始前往九州和四國等日本地方城市。此前來自北京和上海等中國北部與中部的主要城市的訪日遊客較多,但近幾年來自廣東省等南部的遊客日趨突出。
不過,中國訪日遊客的增速正在放緩,爭奪中國遊客的競爭也逐漸激烈。在中國南部,最近泰國和越南等亞洲與歐洲各國正在積極實施招攬遊客的活動。日本旅遊行業相關人士開始表露出危機感:「日本此前就算默不作聲也能吸引到中國遊客,但如今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正慢慢敗下陣來」。
在此背景下,日本也開始舉政府與民間之力加強吸引遊客的活動。12月19日,日本國家旅遊局在廣州市開設了事務所。在中國大陸,這是繼北京和上海之後的第3處。將在中國南部地區加強日本旅遊資訊的發佈,還打算擴大對相關企業的支援。
日本最大的旅遊企業JTB的廣州市當地法人JTB廣州也自2018年起全面啟動訪日支援舉措,正在增加面向日本的酒店等旅遊相關企業的研討會。該公司社長辻本明司表示「今後需要開展契合性別和年齡等的細緻的行銷」。
詢問曾經有過日本旅遊經歷或對日本旅遊感興趣的中國人可以發現,雖然期待和滿意度很高,但指出課題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日本的住宿相關網站對外國人來説不易使用」,在廣東佛山金融行業工作的29歲女性梁某計劃2020年2月和朋友4個人到九州旅行。據説,除了去阿蘇山之外,還想泡溫泉。不過,通過網站預訂酒店,需要登記日本的電話號碼和住址,酒店方似乎並未考慮到會有外國遊客。她説,在日本的鄉村地區的住宿也沒能找到。
![]() |
大批中國遊客到訪的鐮倉的鐵路道口(2018年8月,神奈川縣鐮倉市) |
在廣州市的IT企業工作的31歲女性陳某也計劃2020年春節一家三口到東京和北海道旅遊。令他們感覺繁瑣的是簽證的手續,「必須提交證明身份等的很多資料,感覺非常麻煩,(之前)拿南韓簽證更加簡單」。
就職於成都市的33歲男性陳某每年到日本旅遊2~3次。他對旅行本身的滿意度很高,但針對交通基礎設施感覺不滿。他抱怨「(日本的)計程車太貴了,對外國遊客來説,鐵路實質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不過,(日本的鐵路)除了JR和地鐵有所不同之外,還有普通列車、特急和準急等很多種類,搞不明白」。他還提及感受稱「(感覺)中國遊客挺多,但中文的指示卻很少」。
另外,還能經常聽到對日本無障礙化設施的不滿。中國遊客不再像以往那樣進行「爆買」,但在日本購買很多東西帶回去的情況仍較普遍,因此行李都很重。陳某表示「沒有自動扶梯的地方很多,對於拖著大旅行箱的人來説太不方便。」
還有對生活習慣差異方面的不滿。比如説,在中國,吃飯的時候不喝涼水,而習慣喝熱水。在廣州市一家寵物醫院工作的28歲女性陳某12月中旬到東京和北海道旅行,但她説「餐館等沒有熱飲,所以只能自己往水壺中灌熱水,隨身帶著」。
「竟然沒有叉子!」,發出驚訝的是在上海市工作的20多歲女性。中國銷售的桶裝泡麵裏通常都會放塑膠叉。據説,這位女性因無可奈何,最後只能用酒店裏的2支牙刷吃了泡麵。
其他不滿還包括「路上垃圾箱很少,不知道往哪扔垃圾」、「辦理免稅手續要排長隊,效率太低」等等。
中國遊客是佔到整體約3成的最大訪日外國客源。雖然過度依賴中國存在一定風險,但對於好不容易增長起來的需求,進一步努力挖掘也不可或缺。對於日本來説,2020年將成為舉辦東京奧運會的節點之年。為了讓中國等海外的遊客享受日本之旅,讓更多人在旅程結束時感覺「還想再來」,日本或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州支局 川上尚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