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用不尋常外交手段調解中日
2012/10/25
![]() |
圖為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視船和中國海監船 |
美方一行於10月22日和23日接連和中國下一代領導人之一的李克強、國務委員戴秉國、外交部長楊潔篪進行了會談。美方表示「採取中立立場」的原則思想。並在此基礎上指出,根據日本實際控制之下這一實際情況,如果中方採取過激反應,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約瑟夫•奈稱「日美安保體制不會動搖」,明顯指出美方不會坐視不管。
據白宮人士透露,7月份訪華的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倫在與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時,傳達了希望從明年起進一步推動中美全面戰略對話的意向。美方認識到要想解決伊朗和朝鮮核問題以及全球變暖對策等難題,離不開中美間相互配合。
歐巴馬的亞洲戰略是修復在鳩山任日本首相時期動搖的日美同盟體制、促進中國作為大國的意識,在全球視角下合作。中日之間圍繞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主權而産生的爭執可謂是節外生枝。美國一方面不想損害與中國的合作氣氛,同時也不想動搖日美安保體制,為了同時向中日兩國政府傳遞這一資訊,歐巴馬政府沒有採用常規的政府間官方渠道,而是派出以跨黨派的前政府重量級官員組成的訪問團。可以説美國通過此傳遞在官方對話中難以表達的真實思想,要求中方維持「現狀」。
對於日本的「國有化」,中方認為是破壞二戰後國際秩序的行為,看不出中國有接受維持現狀的跡象。為此,美方還提及中國圍繞主權問題與越南、菲律賓等産生爭端的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問題,警告中國採取強硬姿態會給帶來更大的戰略性損失。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春原剛
相關報道 伯恩斯:不是正式的中日調解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