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國「風險管理2.0」
2012/10/31
![]() |
9月在蘇州進行的反日遊行(kyodo) |
弗里德曼以前曾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寫過類似的內容,弗里德曼在最近的書中稱:與《世界是平的》出版的本世紀初期相比,最近的扁平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並稱其為「扁平化2.0世界」。
未來世界將誕生智慧手機和應用程式等新領域的新技術和巨大産業,地理距離將不斷縮小。受益於此,中國將更加強大。
對日本企業而言,這也是巨大的變化。
在中國,日本産品銷售低迷的狀態仍在持續。在需求突然蒸發掉這一點上,與2008年9月雷曼危機時如出一轍,但此次受中國因素衝擊的只有日本企業。同時還可以發現,這種衝擊並非來自市場,而是實力雄厚的巨大國家突然因政治和外交問題將企業逼入了困境。中國這樣的姿態並未出現在弗里德曼的書中。
那麼日系企業該怎麼辦呢?筆者對具有代表性的日系車企豐田和日産的相關人士進行了採訪,結果發現,雖然仍在摸索階段,但大體上採取了下列的舉措。
舉措1 不讓中國成為瓶頸
可以説日企從東日本大地震和泰國洪水災害中汲取了教訓。今後將把整車和零部件的生産與採購分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豐田一名高管説,即使不能獲得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也不讓供應鏈斷裂非常重要」。
舉措2 構建資金籌措多重安全閥
這是從雷曼危機中汲取的教訓。不論是豐田還是日産,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都曾在資金週轉方面遭到了打擊。雖然此次的打擊僅來自中國,但日産一名相關人士説:「根據最近數年來的經驗,已經建立不管發生什麼都能及時預測未來進而加以應對的體制」。例如日産,去年成立了名為「績效管理委員會」的機構,對汽車和各銷售國的具體資金週轉和收支情況進行定期分析,以降低緊急時期的風險和影響。
舉措3 均衡拓展業務
這或許是最重要的。中國是重要的市場。例如在最近數年來,日産在雷曼危機和東日本大地震後比其他所有日本車廠商都更早恢復了元氣。而日産所借助的就是長期進行集中投資的中國,但中國也可能成為風險。日産在最近的中期經營 「88」 計劃中提出,在積極投資中國的同時,還將在印度、東南亞以及南北美大陸進行大幅增産投資,今後分散風險的動作將悄然進行。
在「扁平化2.0世界」,日本企業則在實施「風險管理2.0」。日本企業只能跨越危機,必須變得更加機敏、更加堅韌、更加聰明。全球化和IT革命帶來的扁平化趨勢今後仍將持續加深,今後「3.0」時代也將到來。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本文作者為日經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産業部副部長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