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無觀眾」就能舉辦嗎?

2021/01/27


      北川和德:在圍繞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是否舉辦的新聞在日本國內外變得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國際奧會(IOC)主席湯瑪士·巴赫1月22日公佈講話視頻,提及在現場無觀眾的情況下舉辦的可能性。巴赫表示「將在適當時期確定應對(感染)情況所需的手段。這還涉及觀眾的問題。包括多少人,還有是否讓觀眾入場?」

    

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在視察國立競技場(11月17日,東京都新宿區)

    

      即使新冠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否認奧運會取消和再次延期的樂觀態度仍未改變。不過,巴赫在去年11月訪日之際曾表示「獲得了能讓觀眾進入體育場的確信」,因此這次的發言屬於方針的改變。

 

      此前我認為率先提出無觀眾選項的會是日本方面,因此令人意外。觀眾的有無與國際奧會的財政沒有關係。預計達到約900億日元的奧運會的門票收入全部歸東京奧組委所有。即便如此,如果在無觀眾和將觀眾僅限日本國內居住者的情況下舉辦的話,並不切合與全世界民眾通過體育運動分享和平心願這一奧運會的理念。因此,此前我認為國際奧會不會輕易贊同。

  

      也或許在因新冠疫情而擴大的新常態下,通過聚集在相同地點來加深彼此理解這一想法本身已經值得重新思考。

  

      眾多運動員指望的並不是取消和延期,而是「即使並非完整的形式」,也能有正式的舞臺。對日本經濟來説,雖然希望避免無法接納海外觀眾的情況,但如果疫情得不到平息,或許也只能力爭以這個方式舉辦。

  

      但話説回來,並非只要不接納觀眾就能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尤其嚴峻的問題是日本的醫療體制面臨的負擔。如果在通常情況下舉辦,包括防暑對策在內,期間內需要1萬名以上醫護人員。即便是無觀眾舉辦,也仍需要追加新冠病毒對策。日本國內的疫苗接種和奧運會的時期重合的可能性很高。能否獲得日本國民的理解也是問題。

  

      除了參賽選手之外,訪日的國際奧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媒體相關人士等的感染對策也不可或缺。如果在平時,這一人數也要達到3萬人以上。如果把選手限制在隔絕與外部接觸的環境下的話,必須制定對他們來説很嚴格的行動限制的規則,同時讓國際奧會委員等VIP也一同遵守。

  

      距離開幕還有不到半年。聖火傳遞也即將開始。如果力爭舉辦,那現在已不是對感染人數的增減或喜或憂的時候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北川和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