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都擔心「弱勢日元」
2013/01/09
![]() |
在2008年的雷曼危機之後,中國就開始將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投資標的一點點地從美元逐漸轉向其他貨幣。據觀測,尤其是在歐元因希臘債務問題陷入危機後,中國一直在買入日本國債等日元資産。
如果日元貶值,中國政府手中的日元資産價值就將縮水。安倍政權下的日元匯率將出現什麼走向?和在島嶼問題上日方的姿態相比,中國更加在意的是日元貶值的問題。
身處中國權力中樞的人遠超出想像,是更重視實際利益的。他們的行動準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對穩定有利還是不利?換言之,是否能夠增加國家的財富,確保社會穩定。
中國至今也沒有放棄改革開放政策帶路人鄧小平提出的「韜光養晦」的外交路線。儘量避免與他國之間的摩擦,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
有中日相關人士表示,自稱是鄧小平接班人的胡錦濤「不希望在釣魚島問題上與日本對立」。該人士還説,但是中國還是選擇了與日本對立的道路是因為發出了如果日本加快推進國有化,會出亂子的信號。但當時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根本沒有在意」。
因為對野田大失所望,中國對安倍更加期待。去年12月22日,安倍表示願意改善中日關係,説「願意努力使日中關係重回戰略性互惠關係的出發點」,中國媒體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
與此同時,中國方面也發出了信號。12月20日,針對日本政府認為中國對日本高性能鋼管徵收反傾銷稅違反世貿準則要求磋商一事,中國商務部發表了簡短聲明,表示已經接到日本方面的請求,將按照世貿組織(WTO)準則妥善處理。
日本經濟産業省官員對此感到非常吃驚,稱「在政治上對立的態勢中,中國表示要根據WTO規則來解決與日本之間的爭端,這在幾年前難以想像」。據悉,為了抗衡歐美的保護主義措施,中日兩國在WTO中聯手的場面也多起來。
中國對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的態度也變得積極。原因是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談判的動向。日本經濟産業省官員分析稱:「中國在警惕日本參加TPP談判,強化與美國之間的同盟關係」。
在經濟層面,中日關係開始出現「融冰」跡象。但在政治層面的緊張局勢依舊。在安倍內閣成立後,中國公務船進入日本主張的領海的情況仍在繼續。12月13日,中國國家海洋局的飛機進入日本主張的領空。日本防衛省相關人士認為,「從選擇不會被日本雷達發現的特殊路線飛行這一點上來看,不得不認為其背後有軍方」。
去年11月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經常使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表現。習近平的剛剛接班,如果在對日政策上顯示軟弱,有可能成為致命創傷。
日本現在加快步伐強化日美同盟。美國政府也向中國方面反覆表示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是《日美安保條約》的適用對象。雖然沒有成行,但安倍想在就任後最先出訪美國,以達到牽制中國的目的。
不過,華盛頓方面對安倍推進的弱勢日元政策也在表示擔憂。進入第2任期的歐巴馬提出到2014年為止讓美國的出口增加1倍。而日元和人民幣貶值很可能會削弱美國的出口競爭力。
安倍在去年12月26日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重新強化日美同盟是重建外交的第一步」。但是,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美國很可能在經濟方面向日本提出各種要求。日元貶值和強化日美同盟,這種魚和熊掌兼得的餘地似乎並不大。
日本要實現經濟重建,就需要修復與中國間的關係吸納巨大市場的需求。而強化與美國之間的同盟關係是前提條件,但美國並不一定願意看見「弱勢日元」。擺在安倍面前的是經濟和外交糾結在一起的複雜二元方程式。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政治部副部長 高橋 哲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