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歷書——李文祥(24)開便利店和拉麵店
2021/08/03
![]() |
進入2000年代,泰國經濟從亞洲金融危機中恢復,再次恢復了增長力。我們開始挑戰之前一直迴避的零售及一度退出的餐飲業務。
零售業務方面,我們在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對超市八佰伴(Yaohan)進行了出資,在90年代上半期對全家便利店的業務進行了出資。但是,只是根據對方要求,出了少部分錢。一直覺得我們本來就做批發的,如果涉足零售的話,會與客戶形成競爭。
但環境發生了變化。零售業者不經過批發商而直接從廠家進貨的情況開始增多。並且現在是物質過剩的時代。要想掌握銷售情況,需要直接與消費者接觸。
於是,2003年從全家撤資時,我們接手了提供土地的店舖,作為「108家店舖」自主涉足便利店業務。專做小型店,店舖數量一度增至700家。
當時,羅森曾來諮詢合資業務。在泰國,正大集團(Charoen Pokphand) 開的7-11非常厲害,具有挑戰的價值。2012年我們與羅森成立合資企業,開始以「羅森108」的名義開連鎖。
「不給派遣具有創業精神的人,就無法戰勝7-11」,我對當時任社長新浪剛史這樣説,他同意了。但他在2014年跳槽到三得利控股去當社長了。「羅森108」很多時候要等待東京的決策,有時讓人很著急。最近在協成昌集團的提議下,正在曼谷高架鐵路(BTS)站內增加售貨亭式的小型店。希望憑藉7-11沒有的戰略發起反擊。
![]() |
2013年「羅森108」1號店開業(圖中央為筆者) |
在零售業,我們還參與日本鶴羽藥妝(Tsuruha Drug)、大創、電視購物的Shop Channel及在曼谷成為話題的DON DON DONKI等。
餐飲業務方面,90年代我們開過吉野家、不二家餐廳及銀座LION,都不是很順利。之前也提到過,餐飲還不普及,為時尚早。
但近年情況發生了變化。不僅泰國人的收入水準提高。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在外面吃飯,從兒童時期就熟悉壽司及天婦羅。因此,在曼谷及周邊的商業設施中,作為吸引客流的關鍵,日本餐飲店必不可少。協成昌擁有食品業務,因此在利用食材上也有望取得乘積效應。
為了捲土重來,我們2008年開了一家「Tonkatsu Shinjuku Saboten」,此後2014年開了「和食里」,2016年開了拉麵館「幸樂苑」。
幸樂苑於2012年單獨進入泰國,很快增至6家店舖。其中1家店開在我們在是拉差(SIRACHA)的商業設施內。被正宗令人懷念的日本中華麵的味道吸引,我也經常去吃。
但是以日本人為主體運營,人工費高,陷入了經營不振。當接到「撤出泰國」的通知時,我感覺這麼好吃的拉麵沒有了很可惜,申請接手業務。通過在泡麵工廠生産自製麵條和湯料等合理化經營,已開始步入正軌。
雖然餐飲業務3種業態加起來,也只有20家店左右,但我們不打算快速開新店。餐飲無疑是增長産業,因此希望利用協成昌集團的收益基礎,將其培育成有持續性的業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