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歷書——李文祥(26)在曼谷開日本時裝設計名校
2021/08/05
![]() |
我和協成昌集團與日本加深羈絆一路走到了今天。我想讓泰國的人們更多地了解日本。懷著這種想法,我一直致力於在雙方之間搭建橋樑。教育就是其中的一個領域。
契機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集團在開發工業園的東部是拉差擁有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提出了該土地的開發構想。我的想法是,可以嘗試引進一下當時泰國還很少的國際學校。
雖然先是通過獅王的一位關係親密的董事向慶應義塾大學發出了邀請,但遭到了對方的拒絕。後來,經過華歌爾的人介紹,我去見了早稻田大學校長奧島孝康。1997年4月,奧島來到泰國,我帶他去了當地。但3個月後,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商談暫時停止。
重新啟動這個項目是在2002年。我再次向早稻田新校長白井克彥提出了方案。不巧的是,早稻田剛剛向一所位於新加坡的日資私立高中注資,將其變成了附屬學校。經過一番協商,最後決定合辦一所教授日語的學校,於是雙方合資成立了職業學校「早稻田Education Thailand」。地點也改為曼谷市中心的辦公室裏。
當時的泰國缺少可以集中學習日語的環境,我想要是能為泰國的年輕人提供這樣的場所就好了。早稻田大學在提供課程和派遣教師方面提供了幫助,我覺得他們的目的是吸引來自泰國的留學生。
![]() |
協成昌運營的日語學校的學生 |
當時去日本旅遊,必須獲得簽證。日語的門檻很高,起初招到的學生很少。「不要在意虧損,不管怎樣,請進行高品質的授課」,我用這樣的話來鼓勵各位老師。
我們並沒有為增加學生人數而降低學費,反而把學費定得稍高,以招收積極性十足的學員。目標是實現「比在日本留學還要正宗的日語教育」。我的孩子們也在這裡學習了日語。
後來逐漸贏得了好名聲,2011年和2015年我們分別在是拉差和清邁開設了分校。擁有20多名日籍教師,新冠疫情爆發前,學員常年保持在1000人。至今已培養出超過3萬名日語人才。
為了培養泰國設計師,2005年我們在曼谷開設了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服裝職業學校「文化服裝學院」。它的定位是「海外連鎖校」,也就是特許經營學校。在協成昌集團全額出資設立的學校裏引進了文化服裝教育課程,同時由日本方面接納泰籍教師進行研修。
也許會有人問:為什麼選擇日本而不是義大利或法國呢?這也是合資夥伴促成的緣分。日本大型服裝企業伊都錦(Itokin)提議説,「要提升泰國服裝行業的水準,必須培養人才」,我深以為然。能夠把山本耀司及高田賢三等世界著名設計師輩出的名牌學校吸引到泰國,伊都錦在中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時的泰國,只在幾所大學設有設計專業,要想全面系統地學習設計,只能到國外留學。「文化服裝學院」進駐泰國之後,為很多年輕人打開了學習設計的大門。還有一個好處是,日本人之前培育的紙樣製作技術,也能立即應用到體形相似的泰國人身上。
也有很多人先在曼谷掌握基礎知識,然後再到位於東京代代木的本校留學。建校16年來,共送出近1萬名畢業生,我很自豪地認為,這所學校為泰國時裝界做出了貢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