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推動建立「鋰佩克」,中企面臨怎樣的形勢?

2022/11/17


阿根廷奧拉羅斯鹽沼一個用於提取鋰的水池(2017年11月8日,REUTERS)

  

      文丨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王英良

 

      近期,阿根廷外交部人士向西班牙埃菲通訊社透露,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三國正致力於推進建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鋰佩克」,以在鋰價格波動的情況下達成「價格協議」。

  

      歐佩克是石油産油國的卡特爾聯盟,負責制定石油産量水準,以影響每桶石油的價格。出於同樣想法,「鋰佩克」希望就鋰礦的價格和協調生産達成一致,併為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相關技術制定準則。鋰佩克參與方旨在在不確定的市場中以類似聯盟的方式尋求政策協調和利益最大化。

    

      2011年「鋰佩克」就被提出。由於當時玻利維亞和智利兩國領導人的意識形態分歧大,兩國關係緊張,這一提議被擱置。隨著智利左翼聯盟候選人加夫列爾•博里奇2021年12月當選新任總統,情況發生了變化。如今南美「鋰三角」的三個國家均為左翼執政,特別是目前鋰資源開發程度最高的智利。博里奇對鋰資源開發尤為重視,主張強化國家調控、提高礦企特許權使用費、推動建立國營鋰業公司等。由於存在共識,共同打資源牌符合各方利益,「鋰佩克」進程由此加速。

 

继续阅读请点击这里,进入FT中文网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FT)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2015年11月合併成為同一家媒體集團。同樣於19世紀創刊的日本和英國的兩家報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質、最強大的經濟新聞學」為旗幟,推進共同特輯等廣泛領域的協作。此次,作為其中的一環,兩家報社的中文網之間實現文章互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