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對夏普的誤判與執著

2013/03/28


    夏普與鴻海之間的注資期限已於3月26日到期。去年3月,雙方就鴻海以每股550日元的價格收購夏普9.9%的股權達成協定,到現在已有1年時間。由於夏普的股價不斷下跌,談判屢次陷入僵局,協議已經回到原點。但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依然強烈希望獲得夏普的液晶面板技術,因此夏普與鴻海的「姻緣」不會就此結束。

    讓我們聯手打到三星電子!——郭台銘曾向夏普前任會長町田勝彥如此表示,並為此籌措了約1300億日元資金。其中一半已經投向擁有全球唯一第10代液晶面板生産線的堺工廠,而其餘資金原定注入夏普總公司。

    日本政府曾勸説夏普加入日本螢幕公司(索尼、東芝、日立合併中小型液晶面板業務而組建的公司、簡稱JDI),但夏普拒絕了這一邀請,決心與鴻海展開合作。

    事態出現不和諧音符是在2012年8月2日。當天夏普將2012財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最終損益展望下調至虧損2500億日元(此前展望為虧損300億日元)。由於2011財年曾計提3760億日元虧損,股票市場曾預測夏普業績已經「觸底」,因此消息一出讓夏普股票深受打擊。

     在那之後,夏普進一步將最終損益展望下調至虧損4500億日元。在此期間,股價一度跌至100日元左右。

    即便是夏普的主要往來銀行,這些消息也猶如「晴天霹靂」,鴻海不可能提前得到消息。鴻海曾像其他投資者那樣認為夏普業績「已經觸底」,進而決定以每股550日元的股價注資夏普,因此鴻海即使産生質疑也在情理之中。

      夏普可能也感到了內疚。主導談判的町田曾表示:「不能讓鴻海蒙受損失。可以調整價格」。站在郭台銘的角度,如果投資在一開始就産生鉅額浮虧,很難向鴻海股東作出交代。因此,雙方啟動了有關「調整注資條件」的談判。

     而在談判啟動不久,夏普方面的實際負責人就由町田變為了現任會長片山幹雄。「不接受下調收購價格」、「不同意進行先端領域的技術合作」,從那時起,夏普的態度逐步走向強硬。
 
     「這不是和以前説的不一樣嗎!」據稱以性情急躁而聞名的郭台銘曾經怒摔煙灰缸和礦泉水瓶,還曾在緊要關頭取消與夏普社長奧田隆司和會長片山之間的會談。郭台銘的舉動造成了感情上的芥蒂,這也是事實。

     但即使注資期限已過,也不意味著夏普和鴻海將分道揚鑣。堺工廠已經變為兩家公司共同運營,如果鴻海退出,夏普的重組將返回原點。郭台銘董事長今後仍會向夏普提出各種建議和要求。

     夏普將接受郭台銘董事長視為「宿敵」的三星電子的注資。對於在鴻海和三星之間左右為難的夏普,主要往來銀行將派出董事。如果掌舵的人一隻手都數不過來,管理層失去「行為能力」,夏普這艘船就有可能觸礁。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大西康之

       過去報道
      夏普與三星合作 郭台銘很生氣?
      夏普在三星與蘋果之間艱難抉擇
      三星將向夏普注資
     
鴻海與夏普的「戀愛」有波折
      郭台銘對夏普軟硬兼施
      鴻海出資夏普的幕後
      夏普高層談為何接受鴻海注資
      鴻海將出資夏普成其最大股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