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的「溫差」?

2023/05/18


遊客眾多的上海市中心(5月2日)

 

文丨FT中文網專欄作家 沈建光

  

  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4.5%的超預期增長,特別是3月經濟數據同比增速普遍走高。但相比持續好轉的宏觀數據,微觀感受卻並未出現明顯改善,不同維度對經濟復甦的體感出現「溫差」。為何會出現這一情況?如何能夠減少「溫差」?

 

  在筆者看來,一方面,年初以來經濟數據同比反彈主要受基數效應和疫後重啟效應等短期因素影響,突出表現在服務業持續復甦,接觸性服務消費表現亮眼;另一方面,經濟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4月製造業景氣度重新降至收縮區間、企業盈利狀況不佳,出口、消費復甦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內生動力依然不足。

  

      继续阅读请点击这里,进入FT中文网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FT)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2015年11月合併成為同一家媒體集團。同樣於19世紀創刊的日本和英國的兩家報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質、最強大的經濟新聞學」為旗幟,推進共同特輯等廣泛領域的協作。此次,作為其中的一環,兩家報社的中文網之間實現文章互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