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接近中國背後的苦境

2023/06/01


      阿部哲也: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5月31日繼續下跌。這不僅僅是一個美國債務上限的問題。當天中國的經濟指標低於市場預期,以及全球經濟復甦放緩的擔憂也拖累了市場。

 

      這是在中美衝突不斷的情況下。儘管如此,中國仍是能讓世界變動的重要因素。企業家擔憂可能更嚴重。

 

      「摩根大通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會在中國」,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CEO)傑米·戴蒙在訪問中國上海時發出這樣的聲音。

 

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訪問中國(Reuters)

 

      傑米·戴蒙是在一個摩根大通主辦的經濟活動中作出這樣發言的。該活動匯集了來自百度等中國領先企業的2500多名高管。傑米-戴蒙的論點很直截了當:「讓我們停止脫鉤」。

 

      可以説這是一個華麗的轉變。

 

      這位領導世界最大銀行的人,被稱為「華爾街的意見領袖」。「我敢打賭,摩根大通會比中國共産黨更持久",這在2021年11月傑米-戴蒙一個有爭議的講話。

 

      這個自稱「是一個愛國者,和一個自由經濟資本家」的人,很快進行了道歉。這次在上海發出的聲音是對中方的最大限度的口頭承諾。

 

      據美國媒體報道,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也在香港舉行了一場中國投資活動。看起來華爾街已經開始不加節制地再次接近中國。有一個明顯的動機,那就是母國業務,特別是投資銀行業務正在苦苦掙扎。

 

      受到美國快速升息和金融市場動盪的影響,這不利於股票和債券的承銷,以及為收購提供諮詢等業務。此外還增加了一個新的不確定性因素:美國銀行的倒閉。即使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摩根大通也無法擺脫管理上的擔憂,其股價表現在過去三個月中下跌了5%,遠低於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5%的漲幅。

 

      前往中國表態的並不局限於華爾街。 自3月以來,蘋果公司、高通和特斯拉等領先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相繼訪問中國,還有星巴克。這些企業都高度依賴中國,並在高通膨等影響下,在努力彌補其美國業務的停滯。

 


   

      這些動向與美國拜登政府對中國態度的改變有關。就與中國的關係,拜登政府從今年春季開始説「不是脫鉤,是去風險」。美國通過過度實施出口管制等,讓商業活動萎縮。這種批評正在美國蔓延,對與中國和解的期望和壓力也在迅速增長。

 

      問題是中美關係是否真的會開始改善,中國是否再次成為持久的投資對象,這並不容易樂觀。

 

      「企業應該切斷與中國的聯繫」,美國耶魯大學的傑佛瑞·索南菲爾德教授等人這樣説。

 

      由於美國的關稅和法規,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相關成本急劇增加。例如,稀土在北美的生産成本越來越低。由於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中國經濟的前景也不確定。傑佛瑞·索南菲爾德教授説:「許多企業出於慣性和短期思維,擴大中國業務,而不是出於信念」。

 

      中國在原則上或意識形態上不會向西方折服。與此同時,美國國會也沒有削弱強硬立場。如果共和黨的川普或者德桑蒂斯上台,不知道何時或是否會逆轉脫鉤。

 

      最終,美國和中國都缺乏達成妥協的決定性動力。雙方的口袋雖然都有些緊,但很難從史詩般的耐力競賽中退下來。接近中國的美國企業,不可能持續提振壞消息堆積如山的美國股市。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紐約 阿部哲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