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電子加工廠的中西部足跡

2023/06/29


富士康在廣東省的工廠(資料圖,REUTERS)

     

文丨李瀚明

    

    【編者按】隨著中國本土資本的不斷發展,中國在外資利用上的情況也有所變化。中國本土資本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跨國品牌,並且這種品牌效應已經在穩定出口額和外貿業績上初具成效。為此,FT中文網近期組織「中國外貿轉型之路」專題,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文章中,我們將講述中國不同省份的代表性企業如何在不同的細分市場上,形成自己的跨國品牌。編輯事宜,聯繫閆曼 該郵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郵件插件保護。要顯示它需要在瀏覽器中啟用 JavaScript。

      我們之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中重點談及電子資訊産業,不僅因為這一行業共貢獻了中國將近四分之一的出口,也是因為這一行業對中國中西部而言實在至關重要。在21世紀的頭二十年間,中西部省份的出口額在電子産品的推動下高速成長,並成為中國出口外貿行業的後起之秀。

   

      根據海關統計月報,從2014年到2022年的九年間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區的出口額由1609億美元增長到3260億美元(年均增長9.2%),中部六省由1489億美元增長到3746億美元(年均增長12.2%)。中西部相加起來,在全國出口額中的份額由13.22%增長到了19.50%。與此同時,東部10省市從19588億元增長到28121億元,年均增長只有4.6%。

  

      中西部高速增長的出口額,反映的是出口加工業逐漸遷入當地。

  

       继续阅读请点击这里,进入FT中文网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FT)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2015年11月合併成為同一家媒體集團。同樣於19世紀創刊的日本和英國的兩家報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質、最強大的經濟新聞學」為旗幟,推進共同特輯等廣泛領域的協作。此次,作為其中的一環,兩家報社的中文網之間實現文章互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