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自貿區戰略上搖擺

2013/06/25


 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戰略上出現搖擺。中國一直在為加強與南韓和台灣等的合作而進行佈局,但與隔太平洋相望的美國的距離仍充滿未知數。雖然有中國官員曾暗示未來將有參加由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談判的可能性,顯示了存在感,但中國的下一步棋卻很難決定。

 
 中日韓FTA「第二輪談判將於今年7月底在上海舉行」,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副部長級)俞建華於6月18日在山東省威海演講時,表示中國將穩步推進在3月啟動談判的中日韓FTA。

  雖然中日關係惡化,但中國並未改變對中日韓FTA的積極姿態。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表示雖然中日關係面臨困難,但中日韓合作前景廣闊。一直呼籲啟動正式談判的也是中國。

  這是因為為了對抗美國,中國一直在優先建立能提升自身影響力的框架。中國並未參加由美國主導的TPP談判。目前的局面是日本越是傾向於參加TPP談判,中國越需要為避免陷入孤立而積極推進中日韓FTA。

  6月21日,中國大陸與台灣簽署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相互開放醫療和金融等領域鋪平了道路。在中日韓3國FTA之前,中國已經開始推進與南韓的雙邊FTA談判。此外,包括日本在內,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等16國將力爭建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國的戰略看起來已經取得成果,但目前更為明顯的則是強烈的焦慮。

 「要防止出現只是有些國家在船上,而另外或者更多的國家在水裏面,被排除在外的現象。如果這樣的現象變成現實,那麼對在水裏面的是不公平的,對在船上的也是不安全的」,俞建華在20日對已開發國家主導的TPP進行了牽制。中國曾認為日本參加TPP談判在政治上存在困難,但在日本決定參加談判後,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巨大經濟圈逐漸帶有現實意味,這讓中國感到焦慮。

  這對中國新領導層的對美外交方針也在産生了影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美國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也就是敦促美國承認中國的崛起。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李向陽表示,在呼籲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同時,如果排斥美國主導的TPP,將顯得自相矛盾。

  在習近平訪美前的5月底,商務部突然表示將分析參加TPP的可能性。同時,政府所屬的研究機構開始向TPP談判參加國的大使館了解有關談判的情況,有分析認為中國的真正目的可能是中美FTA。

  但是,中國經濟以國有企業為中心,投資和金融限制很多,在智慧財産權保護上也不完善。參加高水準自由貿易圈在現實上非常困難。現狀是希望區別對待自己的大國意識成為主旋律。目前仍然難以看到中國調整與美國打交道的方式和對本國經濟體制動手術的具體戰略。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大越匡洋 

     相關連結
     中國暗示考慮TPP談判的虛與實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攻與防
     美國TPP戰略的3個目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