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分拆鴻海帝國的勝算
2013/07/17
![]() |
今年的股東大會和業務發佈會長達8小時以上(郭台銘董事長) |
6月26日,鴻海在台灣北部新北市的總部舉行股東大會,坐在主席臺最前排的郭台銘面對蜂擁而來的股東和新聞媒體表示,鴻海擁有20個以上「能生金蛋的雞」,以強調其擁有很多可以拆分的潛力業務部門。
郭台銘很少接受媒體採訪,而在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上,則會在公開場合暢所欲言。今年同樣如此。股東大會和業務拆分説明會從上午9點開始,一直持續下午5點多才結束。約8個小時的大部分時間成了郭台銘的「個人演講會」,可見其精力之旺盛。
鴻海的核心業務是智慧手機和電視等的代工生産。用於生産的模具和各種零部件也已實現自産化,業務領域繁多。此次,宣佈將拆分的是,(1)用於個人電腦等的連接器、(2)特殊黏合劑、(3)用作觸摸面板材料等的碳奈米管等3大業務。具體拆分工作將於7月起著手準備,並有望在年內實施。
![]() |
此外,此次企業拆分還有望提高決策效率。郭台銘舉了被提拔為新的連接器公司負責人的鴻海副總裁盧松青的例子,稱年輕人發揮能力的機會將增加。目前,鴻海仍處在郭台銘的「獨裁體制」。但郭台銘表示,今後將把許可權交給下屬從而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依賴蘋果模式有局限
鴻海提出業務重組這一增長路線的背景是,嚴重依賴客戶的以往的增長模式已經面臨困境。蘋果是鴻海最大的客戶,佔到其銷售額的4~5成。但是由於蘋果的智慧手機等産品銷售正在放緩,鴻海2013年1~3月合併銷售額時隔3年半首次出現減少。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去世後,鴻海和蘋果之間的蜜月關係也開始籠罩上陰影。蘋果新首席執行官提姆·庫克正避免將其代工生産過度集中於鴻海,以力爭實現供應鏈的分散化。去年以後,台灣大型EMS企業和碩聯合科技接到蘋果産品訂單的情況有所增加,這已經對鴻海構成了威脅。
對於鴻海來説,要找到能替代蘋果的優良客戶非常困難。在智慧手機和電視領域持續快速發展的南韓三星電子基本採用自主生産,而拒絕EMS。再由於兩家公司本身存在業務競爭,所以三星成為鴻海客戶的可能性很小。鴻海目前的計劃是,通過拆分相關業務來有效利用企業內部資産,以維持企業發展。
![]() |
郭台銘長子郭守正最近加入了鴻海集團,但認為其是郭台銘接班人「有力競爭者」的觀點很少(在1月與台北市聯合舉行的一項活動上) |
另一方面,台灣地區最大化學企業——台灣塑膠工業集團的創始人王永慶於2008年去世。其後,包括同為創始人的董事在內,多位高層組織了經營委員會來負責集團運營。有分析師認為,「鴻海可能通過拆分旗下公司、挖掘和培養優秀人才,尋求類似發展道路」。
郭台銘為股價低迷而道歉
目前鴻海股價表現低迷。在股東大會召開前的6月21日,每股股價為70新台幣,下跌至約1年零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該股價直至7月12日才反彈到78台幣,恢復至5月底以後的水準。尤其是外國投資者拋售明顯,截至21日,持有鴻海股票的外國股東的比率為40.23%,相比2012年底的48.66%急劇下降。在股東大會上,鴻海主動表示目前的股價水準相比2008年下降了約6成。郭台銘甚至為此向股東低頭道歉。
另外,去年曾成為最大話題的鴻海與夏普之間的出資談判也遲遲未能取得進展。雖然郭台銘反覆表示將繼續推進談判,但事實上卻至今未啟動任何具體磋商。一位證券分析師認為,「郭台銘很清楚談判將會破裂,但出於面子考慮,仍不想承認」。
郭台銘在股東大會感嘆稱,一旦情況惡化,外國股東就會馬上不見蹤影。希望持股少的穩定股東進一步增加。但是,股價低迷的最大原因是去年以來鴻海未能提出取代代工生産的新的增長戰略。鴻海能否儘快拿出業務拆分的效果、讓股東滿意。以一貫的強硬言論而聞名的郭台銘能否「言出必行」將值得關注。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台北支局 山下和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