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諾登的《罪與罰》

2013/08/01


        資訊錯綜複雜,私底下無疑正在進行激烈的博弈。希望去俄羅斯避難,仍滯留在莫斯科機場內的「告密者」史諾登。

 
 
       俄羅斯媒體報導稱,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已經為史諾登發放了入境許可證。不過,幫助斯諾等辦理避難手續的俄羅斯律師隨後卻否定了報道內容。史諾登目前似乎仍滯留在機場。

        實際上,該律師同一天在機場和史諾登見面,併為史諾登帶去了一些物品。歐美媒體報導稱,帶去的物品包括簽證、牛仔褲等換洗衣服和幾本俄羅斯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書中就包括《罪與罰》。該律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俄羅斯文學,是希望史諾登了解俄羅斯人的思考方式和俄羅斯的實際情況。

         該律師説:「覺得應該讓史諾登讀一讀書中殺死放高利貸老太婆的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雖然不是想説史諾登內心的糾結與拉斯柯爾尼科夫很像……」

        在《罪與罰》中,認為為伸張正義而觸犯法律會被原諒的主人公殺死了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後來主人公被判流放西伯利亞。

秋田浩之的其他文章

史諾登讓美國最擔憂的惡夢

習歐會對日本的影響

習近平與歐巴馬到底要談什麼?

歐巴馬和安倍如何談的中國

        而史諾登也與小説主人公有如出一轍的地方。因為不滿美國國家安全保障局(NSA)大肆收集公民個人資訊的行為,史諾登曝光了NSA的活動。

        讓史諾登讀《罪與罰》的律師到底用意何在呢?是一種帶著幽默的諷刺?還是為了起到某種教育效果?另外,該律師的身份也同樣引人關注。

        該律師名叫阿納托利•庫齊利納,據稱是一位幫助史諾登到俄羅斯避難的「人權律師」。而阿納托利•庫齊利納則強調自己因受史諾登委託而對其提供幫助。

   「人權律師」的背後關係?

  但據稱,阿納托利·庫齊利納過去曾是普丁的支援者,而且與俄羅斯情報機構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關係密切(7月16日,法國新聞社報道)。具體來説,庫齊利納曾擔任FSB為與市民溝通而設立的「公共評議會」的成員。

  FSB的前身就是前蘇聯的間諜機構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普丁就是在KGB大展拳腳,才獲得了今天的地位。

 庫齊利納律師稱「與克里姆林宮沒有任何聯繫」,但在庫齊利納幫助史諾登的同時,是否與了解普丁意圖的人物進行了接觸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其提到《罪與罰》的動機就顯得意味深長。

  如果不希望向《罪與罰》主人公那樣消失,就要遵從普丁的意志——庫齊利納的用意可能是借用俄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名作,如此勸誡史諾登。

  目前,普丁對史諾登似乎並沒有好的印象。熟悉俄羅斯的情報機構相關人士表示,「從深受間諜機構思維方式影響的普丁角度來看,史諾登就是情報機構的背叛者。在其內心中,無疑對史諾登感到非常厭惡。」

  而此前普丁的言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種説法。在史諾登進入莫斯科機場時,普丁曾如此表示,「對於這樣的人是否應被引渡回相關國家、並被投入監獄的問題,我表示理解。不過,我本人不想考慮這樣的問題。這是因為就像剃小豬的毛,外界的聲音只會讓人感到討厭,但幾乎不會産生作用」(6月26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日語版)

  這種説法簡直就是將史諾登當做了小豬。實際上,在普丁與史諾登之間,似乎正在進行冷酷而激烈的博弈。 


  史諾登從香港進入莫斯科機場是在6月23日。隨後美國歐巴馬政權要求俄羅斯引渡史諾登回美國,並警告稱:如果不引渡史諾登,美俄關係將受到影響。但是,俄羅斯的輿論對史諾登表示支援,主要民意調查顯示,反對遣返史諾登的受訪者達到支援者的2倍以上。

  在這樣的背景下,普丁採取了穩妥的應對舉措。在拒絕遣返史諾登的同時,要求史諾登不要繼續披露美國機密情報。此舉顯示出普丁既希望緩和國內輿論的憤怒,又希望在最低限度上顧及美國立場。

據稱,史諾登曾一度拒絕接受普丁的條件,但7月12日表示了接受。如果這一消息屬實,而史諾登又遲遲不進入俄羅斯,其原因何在呢?可能是因為普丁又提出了其他條件。

   向俄羅斯提供機密情報?

  關於NSA的間諜活動,史諾登至今仍掌握龐大的未披露機密情報。普丁可能不僅禁止史諾登披露這些情報,而且要求其交給俄羅斯方面。

  對於史諾登來説,NSA的機密情報是保證自己人身安全的唯一武器,不可能輕易交出。

  另一方面,站在普丁角度來説,既然在明知可能遭到美國反對的情況下接納史諾登,就無論如何都希望獲得機密情報。因此,普丁可能以「防止洩露」等為名,迫使史諾登將情報交由俄羅斯政府「保管」。 

  史諾登停留在莫斯科機場已經過去1個月。據報道,史諾登居住在機場內的膠囊旅館,但史諾登並未現身正式場合。新聞關注的核心並非史諾登何時進入俄羅斯,而是其在私下裏與俄羅斯方面達成什麼樣的交易……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