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東非法越南勞工看到的中國
2013/08/02
![]() |
廣東東莞招工橫幅上寫著「有意者從速」 |
街上也有專門為工廠介紹越南工人的介紹人,除了中國標準的最低月薪外,工廠經營者還要向介紹人支付400元仲介費,加起來雇用一名越南工人每月需2200元左右。為節省成本,工廠經營者往往願意冒著被舉報的風險雇用非法勞工。
中國沿海城市的工業地帶通過從海外吸引技術和資本,從內陸地區獲得龐大的勞動力,以低成本生産和出口大量産品而快速成長壯大。不過,由於內陸地區的勞動市場擴大和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現在工廠招工越來越難。廣東省在今年2月春節放假前警告稱,春季後的勞動力缺口將達到100萬~120萬人。實際上,受出口乏力影響,缺口不會這麼嚴重,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正在成為常態。
為了彌補用工缺口,部分工廠經營者選擇雇用與中國南方人長相相似的越南人。越南工人要通過陸路或水路進入與之毗鄰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在邊境的東興市,公安局會在通往廣東省的主幹道上對大型客車等進行重點檢查,但仍有不少越南人可以巧妙地避開檢查,進入廣東省的工業地帶。
一般認為這種非法入境是由被稱為「蛇頭」的幾個犯罪團夥組織的。這些團夥過去曾向日本等國「出口」非法勞工,如今卻開始靠「進口」非法勞工來賺錢。
與工廠招工難同時存在的還有大學生的就職難。中國的大學生在6~7月份畢業。調查公司麥可思等4月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只有35%的學生找到了工作,比去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雖然不知畢業時情況如何,但是進入7月下旬以來,在各城市的職業介紹所仍有很多同學前來找工作。
![]() |
廣東廣州的大學生們在看招聘資訊 |
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的林江教授強調:如今已有70%左右的高中畢業生可以進入大學,大學不再是培養精英的地方。政府則呼籲大學生找工作不要拘泥於大城市和高薪職位,應廣泛尋找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林江教授指出産業結構高度化不到位、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緩慢也是就業難的原因,呼籲擺脫依賴勞動密集型的出口産業和建築等投資的經濟增長方式,增加有大學生用武之地的崗位。
中國政府也高度關注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除了為畢業生提供就職體驗和技能培訓的機會外,還要求國有企業增加對大學生的招聘。能否縮小不得不依賴非法勞工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通過産業結構轉型增加面向大學生的崗位關乎著中國社會的穩定。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州支局 桑原 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