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杯麵專家」攻略美食中國

2013/08/12


 
     有這麼一名開發中國版杯麵「Cup Noodle」的日本「杯麵專家」。上海日清食品公司市場部部長小野博史。現年40歲的小野曾先後在上海和香港各工作了3年,之後回到上海又是2年,可謂是中國市場攻略的老手了。在大學期間,他曾到北京留學一年,自那以後便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據小野稱,包括週末在內,當時他每週有一半以上的日子會去北京各處有名中餐店蒐羅天下美食。

     中國人口超過13億,是一個佔全球即食麵消費量約4成的巨大市場。因為各地氣候和水土上的巨大差異,在中國形成了包括「廣東菜」、「川菜」、「北京菜」和「上海菜」等在內的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也正是因為中國飲食文化有如此悠久,要想讓誕生於日本的即食麵立足其中就顯得並不那麼輕而易舉。

     既然如此,「杯麵專家」又是如何在麵食的發源地中國推銷日本杯麵「Cup Noodle」的呢?這次,我們要講述的就是「日本杯麵專家攻略美食中國」的幕後故事。

     海鮮味」深受歡迎的緣故

 
     日清食品於1984年最早在香港成立了當地法人。以此為契機,94年成立了廣東日清,95年成立了上海日清。一直以來,日清都主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沿海地區銷售即食麵。小野解釋説「因為主戰場一直在沿海地區。所以杯麵的暢銷口味中,加入了魚貝類材料的海鮮風味佔據了絕大部分」。

     例如在香港地區,共有12種口味的「Cup Noodle」。銷量從多到少依次是 「海鮮味」、「香辣海鮮味」、「咖哩海鮮味」還有「XO醬海鮮味」,4種「海鮮口味」佔據了銷量的前4位,也佔到總銷售額的7~8成。據稱,日清食品在香港等地區佔有很高的市佔率。

      新的關鍵詞:「從海鮮到牛肉」 

     再看中國的即食麵市場。2008年~12年其每年的市場規模依次為425億份、409億份、423億份、425億份,和440億份,與增長特別迅速的印度市場相比,中國的即食麵市場規模則增長緩慢。

 
     小野表示,「正因為如此,除了在沿海地區受歡迎的海鮮味,還必須抓住愛吃牛肉的內陸地區消費者」。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在內地追求潮流且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群也在增多,他們有望成為「Cup Noodle」的主要購買者。

      因此,「從海鮮到牛肉」成了日清攻略中國市場的新的關鍵詞。

     「五香」 與「麻辣」的雙重策略

      牛肉味即食麵包括兩種,一種是「五香味」,另一種是「麻辣味」。

     「五香味」使用了桂皮、丁香等粉末狀混合香料。這種香料具有獨特的香味,一般在製作肉類菜餚時用於事先醃製。江蘇南京等地市民非常熟悉這種味道。


     「麻辣味」則使用花椒、辣椒等材料來調味。花椒和辣椒是川菜中不可缺少的調料,深受成都等地市民的喜愛。令人舌尖發麻的辣味還有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

使用解説圖介紹如何用微波爐加熱杯麵
     小野表示,「將通過五香味和麻辣味的雙重策略,向南京和成都等內陸地區的消費者銷售即食麵」。日清食品集團的中期經營計劃指出,爭取2015年將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分別從2012年的208億日元和18億日元提高至322億日元和27億日元。

      能否用「微波爐加熱」是關鍵

  據稱,攻佔中國市場的關鍵還在於是否「支援用微波爐加熱」。

  市場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年輕人購買烹飪器具時傾向於首先購買微波爐。為此,日清食品公司為了宣傳産品的方便性,不僅在商品包裝上標注了傳統泡麵的方法,還特意在包裝上介紹了「微波烹飪法」(除了注入容器中的涼水及熱水的溫度之外,還配以圖表介紹了用不同功率的微波爐加熱時間的差異,見照片)。

Round Bottom」(為避免在電磁波的作用下過熱,將杯底與側面做成非直角)
     此外,日清在杯底構造上也頗費心思。中國版「Cup Noodle」採用了名為「Round Bottom」的技術。據説,如果杯子側面與杯底的角度為直角的話,用微波爐加熱時,容易産生過熱現象。為此,日清把杯底做成了彎曲的球面,從而防止了與側面的角度變成直角。

     正如上面所介紹的,日清不僅考慮到了人們的味覺,更考慮到了適應人們生活方式變化的烹飪法及飲食習慣等因素,為了拓展市場在細節上做足了功夫。

      「杯麵專家」講述「致勝法則」

     「不將本國的飲食文化強加於人、而是去適應對方國家的飲食文化,這是我們的基本戰略」,小野強調稱。

 
      為此,日清在各國的分公司裏安排了專業的開發團隊,這些團隊由日本職員和當地職員聯合組成。這些「杯麵專家」們在對當地飲食文化及消費動向進行仔細調查的同時,創造出新的飲食文化。

      其實,開發暢銷商品有其「致勝法則」。

      那就是,選擇一家當地的餐飲店作為調味的參考。隨後,尋找並確定受當地消費者歡迎的具體功能表。之後,開發人員堅持去店裏實際品嚐,參考這些菜的口味逐步開發上市商品。

     「我們反覆試吃,一邊聽取消費者的聲音,一邊不斷改良。即使是在商品投放市場之後仍繼續加以調整,以做出最能受消費者喜愛的口味」,小野介紹説。正是如此,杯麵的口味不斷得以改進。用「杯麵專家」小野的話來説,對最佳口味的追求,就像是一次永無止境的征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