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世界擺脫不了中國
2013/08/07
資源型國家感到擔憂
受中國需求減弱影響,原來一度達到每噸330美元的冶金煤價格已經下降至一半以下。瑞士嘉能可斯特拉塔國際公司等歐美資源巨頭在澳大利亞東部保有的煤礦進行了大規模裁員。而在鐵礦石産地澳大利亞西部,資源裝卸港建設延期和運輸計劃遭擱置的情況也相繼出現。
![]() |
澳大利亞東部的獵人谷煤礦 |
7月28日,美國國家戰略研究所(INSS)的美軍研究員降落在北京機場。其任務是調查中國經濟崩潰對美國國家安全保障的影響。中國資源需求和投資減少將對中東和非洲的穩定造成哪些影響?是否存在中國移民激增的可能性?相關報告將由國防部長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等人過目。為應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美軍已經採取行動。
尋找中國經濟真相
|
7月中旬。日本瑞穗證劵駐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香港向客戶發放的報告引發了反響。沈建光根據把用電量、貨物運輸量、社會融資總量和政府財政收入等放在一起的自主指標得出結論:中國增長率低於發佈的數字。經濟學家正在拼命尋找中國經濟的真相。
美國歐巴馬政權今年5月在華盛頓召集通用汽車(GM)等大企業的高管,舉行了貿易戰略説明會。白宮高官發放了詳細闡述中國市場規模和投資環境等內容的長達數十頁的資料,宣稱「將以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為武器,迫使中國引入市場機制」。
美國將與歐盟(EU)舉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因日本參加而分量加重的TPP以及歐盟各國的GDP合計佔到世界的6成。美國的意圖是在貿易與投資領域構建對華包圍網,促使中國確保透明性和引入市場機制。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於7月在華盛頓舉行。中國在相互保證自由公正的投資環境的中美投資協定談判中首次同意將全部領域納入談判對象。對此,美國財政部長雅各•盧評價稱,「中國新領導人正在推進具有野心的的改革」。
似乎已經開始改變的中國是否會走向「負責任的大國」?無論如何,世界都難以擺脫中國的影響。(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