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談判顯現「中國影子」
2013/09/23
|
截然不同態度的背後
8月23日,在汶萊召開的TPP部長級會談後的記者會上,馬來西亞的談判官肯定的表示「對談判進程表示擔憂」。這給正呼籲加快談判進程的美國貿易代表部(USTR)代表的發言潑了一盆冷水。
在馬來西亞,政府相關企業的影響力較大。大部分大型公共事業都由與政府關係密切的企業負責。如果在TPP談判中如數接受美國的要求,政府相關企業將有可能失去很多業務。因此,在表面上以此為理由反對TPP談判的態度正在增加。
但事實上,背後還藏著另外一個理由。那就是中國的存在。站在反對論最前沿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稱「參加TPP談判可能對與中國的貿易産生不良影響」。馬來西亞很多國會議員也對此表示贊同。
對於馬來西亞來説,中國(包含香港)是其最大的貿易夥伴。2012年該國面向中國的出口額佔到了其出口總額的17%。另一方面,對美國出口則因雷曼危機陷入低迷,相反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卻日益增強。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工業部(MITI)在正式文件中也特別表示「歡迎中國參加TPP」。
![]() |
另一方面,在越南也有很多國有企業,並存在對外資的限制。通過下調關稅將有利於促進其縫紉製品的出口,但在智慧財産權、勞動、環境、企業競爭政策等方面問題堆積如山。雖然加入TPP對於越南來説存在障礙,但其國內卻幾乎聽不到反對的聲音。
在8月下旬的TPP汶萊會談時,越南參與談判的官員曾明確表示「參加TPP是政府首腦已確定的事項」。越南與中國就南海的島嶼在所有權上存在爭議,因此越南外交相關人士認為,對於越南來説參加TPP意味著「接近美國,牽制中國」,目的在於考慮本國的安全保障。越南甚至拿出了逐步接受對本國經濟不利的要求,加速締結相關協定的基本姿態。
「中國影子」動搖美國主導權
中國對將自己排除在外而推進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機制持警惕態度,為此正加緊收集TPP相關資訊。李克強總理11日表示「對像TPP、TTIP等,中國都是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中國雖然很難在較早時期實現參加TPP,但卻希望通過持續關注TPP來動搖在美國主導下建立的相關機制。
據馬來西亞政府消息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在10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召開前正式訪問馬來西亞。據稱,很多意見認為習近平的訪問在於對搖擺不定的馬來西亞施加壓力。
雖然中國不可能馬上參與到TPP談判,但希望通過讓TPP談判參與國意識到中國的存在,擴大自身影響力的目的卻隱約可見。
(吉田涉 新加坡、伊學藤 河內、大越匡洋 北京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