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收逼迫日本足球J聯賽改革
2013/10/25
知名球員相出走赴歐洲
![]() |
去年J1聯賽每個俱樂部的平均營業收入為31億5200萬日元(約合2億296萬元),相比巔峰時期的2008年下降了3億日元。作為首屈一指的熱門俱樂部,浦和的營業收入從2007年的79億6400萬日元下降到了去年的53億5300萬日元。這也象徵了其影響力的下滑。去年,包括J2聯賽在內的40個俱樂部中,資不抵債的俱樂部已經達到9個。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田圭佑、香川真司和內田篤人等日本國腳相繼加盟了歐洲球隊。據J聯賽一項調查顯示,民眾對J聯賽的關注度已從2006年的45.4%下降到了去年的30.1%。而通過地面波段電視進行的全國現場直播比賽去年僅有7場。
在這種窘境下,J聯賽自去年10月起召開了9次「J聯賽戰略會議」。由此得出的改革方案是「賽季改為兩個階段+季後賽」。
J聯賽主席大東和美表示,「在賽季改為兩個階段進行後,在聯賽舉行期間,高潮場次將增加,受關注度將提高」。排在前後兩個階段前兩名的俱樂部與兩個階段積分最高的俱樂部將有資格參加季後賽,而作為「全國性活動」有望獲得更多關注。季後賽除了冠名贊助商之外,還將獲得電視轉播權收入,由此J聯賽有望增收10億日元以上。
但是,兩個階段的比賽將是17場短時間決戰,而主客場各踢1場這一聯賽的理想賽制將無法維持。例如將出現橫濱M俱樂部將與浦和在主場比賽,而廣島將在客場進行比賽這種不公平現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J聯賽曾改變了成立後一直延續的前後兩個階段的賽制,而在2005年採取了單一階段賽制。
改為前後兩個階段讓人産生了開倒車的感覺和不公平感,目前正遭到了日本熱心球迷的批評。J聯賽為推進改革而進行討論時,也出現了反對的聲音。
培育球星成為當務之急
![]() |
J聯賽培育了像C大阪足球俱樂部球員柿谷(左)那樣的球星 |
報告稱,「如果不推進某種改革,來自聯賽贊助商的贊助金收入將出現決定性減少,明年聯賽收入最多將減少13億日元」。J聯賽主辦方統一管理電視轉播權和聯賽贊助權,並將銷售收入分配給全部40個俱樂部。如果收入減少13億日元,J1俱樂部的收入將減少4000萬日元,而J2將減少2000萬日元。相反,如果推進改革,收入有望增加10億日元以上。於是,拋棄單階段賽制這一聯賽理想賽制,「引進前後兩個階段賽制+季後賽」成為了所有俱樂部的集體意見。
但是,比賽方式的改變會有多大的效果仍是未知數。J聯賽競技事業統括本部長中西大介表示,「此舉僅僅是重新走上增長軌道的起動器」。由於難以阻止知名選手出走歐洲,培育新一代球星的工作已是當務之急。
從J俱樂部體育場觀眾席帶有頂棚的比例來看,J1為60.5%,而J2僅為43.3%。建設能遮擋風雨的舒適「體育場」也將是實現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一硬體改造工作應該在今後20年內儘快完成。
本為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誠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