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日本「親子婚活」(下)
2013/11/06
上接 走進日本「親子婚活」(上)
在日本,參加「親子婚活」或「代理婚活」等婚介活動,每次只需交納約1萬~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24.92~1249.84元)的參加費,即使促成婚事也基本無需另外繳費。因為收費尚合理,親子婚活及代理婚活業務在日本正不斷擴大。
從2006年起在日本提供代理婚活服務的東京的Senior Life公司社長升村肯定的説,「今後代理婚活還會進一步增多」。「雖然有人認為父母不該干預子女的婚姻,但這些人都不知道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年輕人要找到合適的對象有多麼難。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沒選擇的餘地。我覺得代理婚活有助於解決少子化問題」。
的確,不少參加了代理婚活的日本老爸老媽都説:「孩子根本遇不到合適的對象」。為什麼如今相識或機緣會變得那麼少呢?
《婚活時代》的作者之一、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山田昌弘指出遇不到合適的對象主要是因為日本企業雇用形態的變化。
「相親總是先從了解對方情況開始,由於(日本企業)非正式雇用不斷擴大,不是正式員工的男性在見面之前就會被拒之門外。結果,熱心的媒人們可以介紹的男性的數量也因此減少,甚至喪失活躍的機會。在日本,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對結婚採取消極被動的草食男都很多。加上現在自然的相識和周圍的介紹都有所減少,因此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參加婚介活動」。
那麼,老爸老媽出馬後,婚介活動的成功率是否有所提高呢?
組織「親子婚活」的「婚活支援父母之會」的代表松下給出了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雖然無法一一進行確認,但我感覺差不多有2成能獲得成功」。另一方面,Senior Life公司社長升村的回答則是「以成功結婚的人數除以登錄有資訊的人數得出的結果是7%」。怎麼看這一結果呢?
從事婚介從業者認證工作的日本NPO法人Japan Lifedesign Counselors' Assosiation的統計顯示,登錄為婚姻介紹所會員的人1年之內的成婚率為7~16%。另一方面,據山田教授的判斷「求助於婚姻介紹所等積極參加婚介活動的人的成婚率在10%左右」。由此看來,親子婚活和代理婚活也並不能大幅提高成婚率。
「婚活抑鬱症」
恐怕也有不少獨自參加了婚介活動也嘗試了代理婚活卻仍然無法順利找到對象而為之苦惱的人。據説,在日本,甚至有人對婚介活動感到疲憊,患上了抑鬱症。我找到了專門為婚介疲勞者排解憂鬱的東京的「小野診所」,並向診所的小野博行院長詢問了「婚活抑鬱症」的實際情況。
記者:您開始聆聽、排解婚活者憂鬱的契機是什麼?
小野博行:大概在4年前,我看到一篇部落格。格主講述了其坎坷的婚介活動經歷,文字裏明顯透露出抑鬱症的症狀。我曾聽説過類似日本婚介活動的不易,但沒想到會到這樣的程度,為此非常驚訝。當時我就考慮應該有醫療機構來為婚活者排憂解難。
記者:都有哪些人前來傾訴呢?
小野博行:有一位日本知名大學畢業、就職於一流企業的30多歲的男性相過20多次親,但幾乎都是第一次見面就被拒絕,因此喪失自信,前來尋求幫助。怎麼看他的條件都不差。似乎都是因為擔心「這次也會被拒絕」而緊張地不會説話,反而讓女生誤以為「(對方)對自己不感興趣」,結果被女方主動拒絕。我建議他不要光在白天請女生喝茶,首先試著請女生吃個晚飯。最後他成功找到了結婚對象。
另一位有過離婚經歷的30多歲女性雖然參加了婚介安排相親,被卻被悉數拒絕。對此,我建議她「不妨去參加一下離婚人士的派對」。她起初有些抵觸,我對她指出「不要逃避有過離婚經歷這一事實」。結果她試著參加後發現有很多人主動接近,並對我表示去參加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還有一位20多位的男性表現出典型的抑鬱症症狀。他登錄為婚介所的會員後大概見了7個對象,雖然帶著平常心進行了交談,但最後全都遭到對方拒絕。他因此備受打擊、鬱鬱寡歡。他的症狀比較重,所以我給他開了藥,並建議他暫時不要參加婚介活動。
有的人症狀比較輕,只是心情低落、對周圍的一切不感興趣。而有的人因為屢遭拒絕,結果對自身産生懷疑甚至否定,出現了接近抑鬱症的症狀。那麼,要想避免因婚介活動而患上抑鬱症,需要哪些心理準備呢?小野院長的建議聽起來似乎有些過激。
「要做好婚介活動比想像中更殘酷的心理準備,以奔赴戰場的心情來面對」。小野院長稱。
婚介活動難道真的是戰場嗎?
「下一個應該會更好」
「在婚介活動時遭到‘拒絕’就好比在戰場上中槍。在中槍的一剎那,好像心被完全擊碎一樣,感覺到人格被完全否定,自信喪失殆盡。即使沒有中槍,只要自己把對方的反應稍微往壞處一想也會像中槍倒下一般,失去活力。」小野院長形象的解釋道。
小野院長還表示,婚活抑鬱症在某些方面比因工作而患上的抑鬱症更嚴重。
「人生幾乎再沒有像參加婚介活動那樣被別人從各個方面評價的場合了。而且很多時候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被拒絕。相比工作,相親時遭到拒絕更容易讓人陷入被完全否定的錯覺」。
小野院長還對婚介從業者提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建議。
「很多婚介從業者會在一開始就像顧客介紹稱‘你們一定會成為最般配的一對’。而顧客卻總是帶著期待,認為「如果最初都這麼好,那下一個應該會更好」,結果再三拒絕,以致傷害了對方也傷害了自己。所以我建議從業者不妨在介紹方法上多加斟酌,比如把感覺最合適的對象靠後安排什麼的。」對於婚介從業者來説,這不妨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建議。 (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皆上晃一
走進日本「親子婚活」(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在日本,參加「親子婚活」或「代理婚活」等婚介活動,每次只需交納約1萬~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24.92~1249.84元)的參加費,即使促成婚事也基本無需另外繳費。因為收費尚合理,親子婚活及代理婚活業務在日本正不斷擴大。
![]() |
代替子女來參加相親聯誼會的爸媽(東京都港區) |
的確,不少參加了代理婚活的日本老爸老媽都説:「孩子根本遇不到合適的對象」。為什麼如今相識或機緣會變得那麼少呢?
《婚活時代》的作者之一、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山田昌弘指出遇不到合適的對象主要是因為日本企業雇用形態的變化。
「相親總是先從了解對方情況開始,由於(日本企業)非正式雇用不斷擴大,不是正式員工的男性在見面之前就會被拒之門外。結果,熱心的媒人們可以介紹的男性的數量也因此減少,甚至喪失活躍的機會。在日本,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對結婚採取消極被動的草食男都很多。加上現在自然的相識和周圍的介紹都有所減少,因此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參加婚介活動」。
那麼,老爸老媽出馬後,婚介活動的成功率是否有所提高呢?
組織「親子婚活」的「婚活支援父母之會」的代表松下給出了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雖然無法一一進行確認,但我感覺差不多有2成能獲得成功」。另一方面,Senior Life公司社長升村的回答則是「以成功結婚的人數除以登錄有資訊的人數得出的結果是7%」。怎麼看這一結果呢?
|
「婚活抑鬱症」
恐怕也有不少獨自參加了婚介活動也嘗試了代理婚活卻仍然無法順利找到對象而為之苦惱的人。據説,在日本,甚至有人對婚介活動感到疲憊,患上了抑鬱症。我找到了專門為婚介疲勞者排解憂鬱的東京的「小野診所」,並向診所的小野博行院長詢問了「婚活抑鬱症」的實際情況。
記者:您開始聆聽、排解婚活者憂鬱的契機是什麼?
小野博行:大概在4年前,我看到一篇部落格。格主講述了其坎坷的婚介活動經歷,文字裏明顯透露出抑鬱症的症狀。我曾聽説過類似日本婚介活動的不易,但沒想到會到這樣的程度,為此非常驚訝。當時我就考慮應該有醫療機構來為婚活者排憂解難。
記者:都有哪些人前來傾訴呢?
小野博行:有一位日本知名大學畢業、就職於一流企業的30多歲的男性相過20多次親,但幾乎都是第一次見面就被拒絕,因此喪失自信,前來尋求幫助。怎麼看他的條件都不差。似乎都是因為擔心「這次也會被拒絕」而緊張地不會説話,反而讓女生誤以為「(對方)對自己不感興趣」,結果被女方主動拒絕。我建議他不要光在白天請女生喝茶,首先試著請女生吃個晚飯。最後他成功找到了結婚對象。
另一位有過離婚經歷的30多歲女性雖然參加了婚介安排相親,被卻被悉數拒絕。對此,我建議她「不妨去參加一下離婚人士的派對」。她起初有些抵觸,我對她指出「不要逃避有過離婚經歷這一事實」。結果她試著參加後發現有很多人主動接近,並對我表示去參加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還有一位20多位的男性表現出典型的抑鬱症症狀。他登錄為婚介所的會員後大概見了7個對象,雖然帶著平常心進行了交談,但最後全都遭到對方拒絕。他因此備受打擊、鬱鬱寡歡。他的症狀比較重,所以我給他開了藥,並建議他暫時不要參加婚介活動。
有的人症狀比較輕,只是心情低落、對周圍的一切不感興趣。而有的人因為屢遭拒絕,結果對自身産生懷疑甚至否定,出現了接近抑鬱症的症狀。那麼,要想避免因婚介活動而患上抑鬱症,需要哪些心理準備呢?小野院長的建議聽起來似乎有些過激。
「要做好婚介活動比想像中更殘酷的心理準備,以奔赴戰場的心情來面對」。小野院長稱。
婚介活動難道真的是戰場嗎?
「下一個應該會更好」
「在婚介活動時遭到‘拒絕’就好比在戰場上中槍。在中槍的一剎那,好像心被完全擊碎一樣,感覺到人格被完全否定,自信喪失殆盡。即使沒有中槍,只要自己把對方的反應稍微往壞處一想也會像中槍倒下一般,失去活力。」小野院長形象的解釋道。
小野院長還表示,婚活抑鬱症在某些方面比因工作而患上的抑鬱症更嚴重。
「人生幾乎再沒有像參加婚介活動那樣被別人從各個方面評價的場合了。而且很多時候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被拒絕。相比工作,相親時遭到拒絕更容易讓人陷入被完全否定的錯覺」。
小野院長還對婚介從業者提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建議。
「很多婚介從業者會在一開始就像顧客介紹稱‘你們一定會成為最般配的一對’。而顧客卻總是帶著期待,認為「如果最初都這麼好,那下一個應該會更好」,結果再三拒絕,以致傷害了對方也傷害了自己。所以我建議從業者不妨在介紹方法上多加斟酌,比如把感覺最合適的對象靠後安排什麼的。」對於婚介從業者來説,這不妨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建議。 (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皆上晃一
走進日本「親子婚活」(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