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回歸是有代價的

2014/01/08


  在美國西部華盛頓州西雅圖西側的普吉特海灣(PugetSound),自近100年前一位經營木材生意的青年在類似倉庫的工廠中開始製造飛機以來,一直作為波音飛機的製造城市而保持著繁榮。而這樣的「飛機之城」自去年起卻發生了完全矛盾的事件。而其始作俑者正是波音。

 「如果希望在這裡製造新一代飛機,希望接受工資下調」,波音在自2016年起生效的勞動合同簽署談判中如此表示。其合同內容包括凍結公司方面的年金負擔以及削減醫療費保障。作為新一代大型飛機「777X」帶來2萬個就業機會的交換,波音進行了年金和醫療保險等人工費的壓縮。

  當然,員工爆發了不滿。工會於去年11月以67%的反對票拒絕接受波音公司的方案。另一方面,波音則開始尋找替代的生産地點,並暗示將離開西雅圖。甚至有傳言稱主機翼的生産將轉移到日本。結果,工會於1月3日再次舉行投票,並同意接受公司方案,但贊成票僅為51%,反對票為49%。以微弱優勢選擇了未來的就業機會。

  華爾街對此表示出歡迎。6日該公司股票收盤價比上一交易日上漲0.6%,達到138.41美元。再次刷新了去年11月創出的歷史高點。美國傑富瑞集團(Jefferies Group)認為,上述舉措最多可産生每年5億美元的成本削減效果,稱這是「成為(該公司業績)分水嶺的事件」。

 在從5年前的金融危機中恢復的過程中,「美國製造」一直在復甦。歐巴馬總統也在競選綱領中提出通過製造業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而通用電氣(GE)董事長傑夫·伊梅爾特也表示,製造業復甦是「貨真價實的」。但是,目前正在出現的問題則是其付出的代價。

 美國製造業復甦存在幾個有利因素。分別為頁岩氣革命帶來的廉價能源的存在、3D列印技術的技術革新以及巨大的美國消費産生的驅動力。但是,不容忽視的是,作為勞動力的中産階層受到的影響,即工資下降的後果。通用已將從中國遷回的熱水器工廠的工資下調了40%。而在汽車行業,以年輕人為中心,最多4分之1的工人受到了人工費壓縮的影響。

  在美國,在製造業工作的人口在截至2000年的30多年裏徘徊在1700萬人左右,但在最近10年裏卻減少了約500萬人。已經失去的就業機會或許很難恢復。但將來會怎樣呢?飛機之城的決定告訴人們,美國經濟面臨作為製造業復甦代價的貧富差距擴大這一問題的時間正在逼近。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美洲總局 杉本貴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